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答题技巧
第1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迷茫处问通津
切分信息有法
——古诗鉴赏选择题答题技巧
第2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落叶 修睦①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词等)。
2、审清题目明要求。
3、细读选项划要点(切分关键信息)。
4、正选排除巧妙用。
第16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四、且看我,笑傲江湖
——方法迁移 能力提升
第17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第18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 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
E、这首诗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B
D
第19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未果。②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2、(2014年北京卷)
CE
第20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对诗歌语言以及技巧的分析。C项“夏日景色”错误,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E项,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只是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春天韦曲的花盛开,在微风的吹拂下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春花把家家户户装点得姹紫嫣红,实在热爱喜爱。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应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辨析。本题的C项对诗句中的景物分析有误,诗中花无赖,藤梢新,是典型的春景;“白发好禁春”意思是满头白发的自己正好消受春天的美景,可见诗歌写的是春天的美景,并非是“夏日”。E项对景情的分析有误,“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但本诗首联“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只是单纯的写景,作者因韦曲春景而动归隐之怀。
第21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五、总结反思:
诗词鉴赏题,无论题型怎么变,都离不开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如果具备了基本的诗歌阅读知识体系,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就能将此题迎刃而解。
其实一点都不难!
第22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心怀他人,严于律己永州一中 黄丹阳
同一家餐馆,一桌人大肆吃饭谈笑,另一桌的父子却用他们的小声谈论教给我们处世的哲理:为人在世,应当心怀他人,严于律己。
正如父亲的回答。人处在社会之中,做事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不打断你的“快乐”,但至少,我可以严格要求自己,不参与其中。
第23页,共4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约翰·多恩曾有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的,倘若社会是一块陆地,那么我们便都是其中的小小泥土,倘若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那么必然难以抵挡海水的侵蚀,只有成为坚固的大陆才能长久立于世间,因而,我们首先需要心怀他人,因为心怀他人,所以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而妨碍他人,公众场合的大声喧哗、景区内的胡乱涂鸦,这些都应当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因为心怀他人,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