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欧阳修《琅琊溪》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欧阳修《琅哪溪》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琅哪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释: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哪溪在滁州狼 牙山。
②槎(ch
):这里欧阳修《琅哪溪》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琅哪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释: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哪溪在滁州狼 牙山。
②槎(ch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翻译:
寂寥的空旷深山中,山顶的积雪融化,渐渐汇成小溪,不断上涨。
游客们有的在溪水中悠闲的泛舟,有的在一旁漫步于横跨着溪水的简 易木桥到达彼岸。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在哪里),离这是远是近, 只看见那山中的落花从水上流出。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
1072)宋代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
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公元 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曾 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颖州。谥文忠。 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 唐 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 承袭南唐。
【赏析】
《琅哪溪》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知滁州时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 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 者对琅哪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公元1045年(北 宋庆历五年),欧阳修来到滁州,对琅哪山上的佳丽景点,非常欣赏 并有品评,写下了组诗《琅哪山六题》,题咏六处胜景:归云洞、庶 子泉、琅哪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觉方丈。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琅哪山最早在唐代被开发,即 凿石引泉,酬其流以为溪。”这条 溪被命名为琅哪溪”,可谓是自有此山,便有此泉,不浚不刊,几 万斯年”(唐独孤及《琅哪溪述》)。琅哪山历史上亦有 溪山”之称。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 几个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哪溪美景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作者寄情山 水的悠然情怀。
此诗开头两句描绘了琅哪溪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并状写了 游人们为
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 反映了琅哪溪景色之 美以及作者对此美景的喜爱。
结尾两句从溪水飘流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 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有暗示美景更在深山幽境之意。这两句实 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 曲折,虚实结合,以实喻虚,充分引发了读者的想象。
【试题】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参考答案】
.整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 几个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哪溪美

欧阳修《琅琊溪》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4-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