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试仿真试题五.doc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 010-62754468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门户网站 010-62754468 1 中考语文考试仿真试题(五)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2. 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 分) (1 )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4 )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5)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2 .按要求写出下列诗句。( 4 分) ①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原指对爱情忠贞不渝,现指对事业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10 分) 当阳光灿烂时, 远处方山如屏, 秦淮似带; 近处村舍相望,田(pǔ) 纵横, 道路津梁, 行人车马, 无不纤细.. 入微, 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 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 城犹潜. 蛇, 山若伏鳖, 馆阁楼台, 隐约参. 错,远峰近树, 依稀.. 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pō) 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在向人们展示大自然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潜. 蛇()②参. 错() (2) 根据文中提供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田(pǔ)②(pō)墨(3)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①纤细: ②依稀: (4) 写出下列短语所用的修辞手法。(2分) 城犹潜蛇,山若伏鳖(5) 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2分)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 010-62754468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门户网站 010-62754468 2 4 、根据要求答题。( 15 分) 桅子飘香, 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 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增添人文气息, 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1 )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4 分) (2 )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6 分)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 活动方式: (3) 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 请你选择其中一位, 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 5 分) 孔子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安徒生高尔基人物: 介绍: 二、阅读( 55 分) (一)《信任:人民最高的奖赏》( 20 分) 抗震救灾的报道,每天都有许多人和事令我感动。在种种可歌可泣的感动之中,有一种感动最令我动情,那就是心与心的贴近,坦诚无间,亲如一家。 17 岁的男生薛枭获救后在担架上对救援人员说: “叔叔,帮我拿瓶可乐,要冰冻的。”为什么让电视机前的人们破啼为笑?他是真心把救援者当自家叔叔了, 用的是平日在家撒娇的口吻。人们看到的是, 大难到时并非“各自飞”,而是“可堪托死生”的信任。读了新华社记者写的《温家宝看望绵阳转移群众纪实》,其中两个细节强化了我的这种感想。 6月6 日上午, 专程到绵阳考察唐家山堰塞湖抢险
中考语文考试仿真试题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