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名词解释1、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经部分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乂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乂返回肝脏的现象。
2、二尖瓣复合体:在左心室,因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关联称二尖瓣复合体,使左心室收缩时血不会逆流入左心房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41、血型: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进行命名。
42、高脂血症:血浆中脂类一种或几种浓度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现象。
43、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提高了人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4、凋亡: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在形态和生化特征上有别于坏死。
45、DNA复性:在适宜条件下,如温度或PH逐渐恢复到省力范围,分离的DNA双链可以自动退火,再次互补结合形成双螺旋的过程。
46、同工酶:具有相同催化功能,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各不相同的一组酶。
47、椎问孔:由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的,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48、血活: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49、稳态:在生理条件下,人体通过神经体液机制的调节,使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动态平衡,这一状态称为稳态。
50、基础代谢率:指人体在活醒而乂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5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52、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各种营养物质的分解产物、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以及大部分消化液即可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中,这个过程称为吸收。
53、心绞痈:是指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症候群,临床特点为阵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痈。
54、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严重表现,主要诱因为精神刺激、感染、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等。
55、副反应: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称为副反应。
56、水杨酸反应:阿司匹林剂量过大时,出现的额头痈、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及听力减退等症状,总称为水杨酸反应。
57、免疫:指机体事变和排除非己抗原异物,以维护内部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其功能包括防御、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三方面。
58、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成为质反应。质反应以全或无,阳性或者阴性的方式表现。
59、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和某些神经细胞分泌的高效能活性物质。
60、肺泡通气量:指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肺泡的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61、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性病变,特别是发生在心、脑、肾等器官,
可引起缺血性改变。
62、牵涉痈:指内脏疾病

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4-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