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案
《爷爷和小树》教案
教学目标
1、相识 " 爷 " 、 " 棵 " 等十个生字,相识 " 父 "" 人 " 等5个偏旁,会写 " 不、开、四、五 " 4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沟通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留意停顿。
2、探讨其次段。
(1)出示 " 掉光叶子的小树 " 图,引导学生视察说话。问:小树发生了什么改变?为什么?
(2)出示 " 爷爷为小树穿衣服 " 图,引导学生视察说话。问: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3)读其次段,找出写爷爷爱护小树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引导学生看图,理解 " 温煦的衣裳 " 指什么。启发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情怎样?假如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
(5)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仿照。
3、学习第三段。
(1)看图说话。出示 " 枝繁叶茂的小树 " 图,指导学生视察。问: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改变?
(2)探讨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 " 我 " 的心情,读出兴奋的语气。
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 " 四、五 "
1、引导学生视察发觉,相识 " 四 " 中的新笔画 " 竖弯 " ,知道 " 五 " 的其次笔 " 竖 "
要斜一点。
2、指导学生视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笔画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
(四)、扩展活动
了解人们为爱护树木做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五、作业布置: 把 " 四、五 " 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四、五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结合上下文了解 " 温煦的衣裳 " 、 " 绿色的小伞 " 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爱好,引导学生发觉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肯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 四、五 "
2、朗读课文竞赛。
(二)、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出示课后 " 读读说说 " 中左边的词组:温煦的衣裳、绿色的小伞、美丽的衣服、洁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习说话。
(2)出示 " 读读说说 " 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 " 温煦的()。问:还有什么是温煦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 " 绿色的()。美丽的( )。洁白的( ) "
沟通,老师相机指导。
选择自己喜爱的词组练习说话。
(3)扩展练习。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 高大的
弯弯的可爱的
四人小组练说 " 什么样的什么 " 形式的词组。
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沟通。
2、老师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3、开展 " 小记者采访 " 的活动,了解人们为爱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选择几名 " 小记者 " 在班中自由采访,老师巡察点拨。
选择几对在班中展示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
(三)、练习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两个。
《爷爷和小树》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