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库
14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桂林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秦文杰
精选文库
14
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1 、施工技术资料应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并完成,要求书写认真、字迹清晰内容与现场实际不符, 不能保证
工程质量或使用功能,需要修改设计时,由原设计单位发出的改变原设计的文件。
设计变更可由任意一方提出,必须经设计单位确认,建设单位同意后发出。 任何单位未经设计变更不得更改设计文件。 分包单位的设计变更应通过总包单位 办理。
设计变更通知单由设计单位下达,并应由专业负责人以及建设(监理)和施 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签认。
(三) 工程洽商记录:
可以由任意一方提出,经设计单位确认,建设单位同意后发出。并应由设计 专业负责人以及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签认。
四、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指导工程项目施工和施工人员正确、 规范、科 学地进行施工作业的重要文件,是控制施工质量、安全、投资的指导性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应符合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并按照国家
精选文库
4
有关规定报批。
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
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施进度计划及各种资源需用量计划; 施工平面图; 主要施工技术及组织措施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
、
、
、
、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应齐全,施工单位应首先进行内部审核, 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报监理单位批复后实施。
发生较大的施工措施和工艺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手续,并进行交底。
五、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书)是由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以书 面(或口头)的形式向施工操作人员讲解、解释,提出可操作性的要求,保证施 工过程安全、规范,最终质量达到标准的一种书面活动。
六、 施工日志:
1、 施工日志是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阶段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原始记录。 是查阅施工状况全过程十分重要和可靠的根据之一。
2、 施工日志记录工程施工现场一天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出工人员 的数量、工作内容、进场材料、隐蔽验收、质量验收、材料送检、部门检查,试 块留置与试压,试验结果等等,
施工日志应与施工试验及有关检查验收记录交圈。
七、 施工测量记录:
1、 工程定位放线记录:工程定位测量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报请规划部门 验线。
2、 基槽验线记录、楼层平面放线记录、楼层垂直度、标高抄测记录,由施 工单位完成后,报监理单位审核。
3、 沉降观测记录: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工程过程中及 竣工后的沉降观测工作。测量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沉降观测技术报告。
八、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检验报告:
1、 工程中所用的原材料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实施强制性认证的产品 应提供有关证明(如安全玻璃等)。
2、 原材质量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应与原件内容一致,内容清晰,注明原件存
放处,复印件复印的次数和份数,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抄件人(经办人) 、
抄件时间要填写齐全。
3、 材料应有进场检验记录,按有关规范需进行复试或见证取样的,应有相 应的复试报告。
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材料需要代换且改变设计要求时,应有设计单位签署的 认可文件(设计变更)。
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材料应由有相应资料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 如压力
容器、消防设备、生活供水设备等。
4、 材料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和保存所供材料的原材料质量 证明文件。
施工单位则需收集、整理和保存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和 进场后进行的检验报告。
精选文库
5
各单位对各自范围内工程资料的汇集、 整理结果负责,并保证工程资料的可 追溯性。
九、施工记录:
包括:通用施工记录和专用施工记录。
(1) 地基处理
施工单位根据地基验槽的结果,依据勘察、设计单位提出的处理意见进行地 基处理,完工后填写《地基处理记录》,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复查。
(2) 钎探记录
按设计要求的方法由施工单位进行钎探并记录, 由建设单位请有相应资质的 单位对基底持力层土质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并出具检测报告,
(3)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
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使用期间,应以设计指标及要求为依据进行过程监测, 如设计无要求,应按规范规定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并做好变形监测记录。
(4) 桩施工记录:桩施工记录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提供,同时提 交桩位竣工图和补桩平面图。
桩基子分部及地基处理子分部纳入质量监督必检控制部位,对采用桩基的工 程或进行地基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