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染色
第1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重点内容:
活性染料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影响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因素
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及其工艺
第2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一、概述
1、一部分。
控制条件,使反应朝着有利于固着的方向发展,避免染料的水解,是制定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的关键。
第19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影响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因素
1、染料性质的影响
(1)染料反应性的影响
(2)染料亲和力的影响
(3)染料扩散性的影响
2、染色工艺条件的影响
(1)PH值
(2)固色温度
(3)时间
(4)浴比
(5)中性电解质
第20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1、染料性质的影响
(1)染料反应性的影响
反应性不同,其固色率也不同
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越高,染色的固色率越大,但水解速率也随之增大
∴提高活性染料的反应性不一定能提高固色率,有时甚至会降低固色率
第21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2)染料亲和力的影响
染料的上染是固色的前提
染料的亲和力越大,染料的上染率越高,染料的固色率也越高
染料的亲和力过大,染料的扩散性差,影响染料的固色率,同时水解后粘附在纤维上的染料也不易除去。
第22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3)染料扩散性的影响
染料扩散性好,染料在纤维上的分布越均匀,染料与纤维发生键合的概率越高,固色率越高。
第23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2、染色工艺条件的影响
(1)染液的PH值
当染料的pH值提高,碱性增强,染料的反应性增加,固色率和水解速率同时增加,并且水解的速率比固色速率的增加更加明显,固色率反而降低。因此染色时,为保证染料正常固色,对反应性强的染料,宜弱碱固色,反之,强碱固色。
第24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2)固色温度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提高,但水解速度也提高,固色率降低
温度升高,平衡上染百分率将降低,也影响固色率
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温度
达到要求的上染率
水解不严重
第25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3)时间
对反应性较弱的染料,适当延长固色时间,可以提高固色率。
(4)浴比
在保证上染率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浴比,有利于染色、固色
一般1:15~1:20
但染色浴比过小会影响染色的匀染性
第26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5)中性电解质的影响
促染
提高染料的直接性
提高固色率
第27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固色时染料的上染
1、活性染料浸染或卷染,常先在中性浴中染色一段时间后,加碱剂进行固色2、加碱后,上染的染料量增大3、固色率低于上染率
第28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三)皂洗后处理
目的:去除浮色(水解染料、未反应的染料、无活性基团的染料),提高染色牢度。
方法:用肥皂等洗涤剂把吸附在纤维上未与纤维结合的染料洗涤去掉。
第29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四、活性染料竭染的染色特征值
上
染
率
或
固
色
率
%
加碱
时间/min
S
R
2
1
E
F
活性染料竭染染色曲线
1—上染速率曲线 2—固色速率曲线
1、S值:是活性染料在未加碱 只加盐的染色条件下的上染百分率。即第一次的上染量。反应了染料对纤维的直接性和亲和力的大小。
S值过高、过低,均会使匀染性、透染性变差。
若S值过高,可以通过分次加盐,控制染料温度、时间来增加移染。
第30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2、E值:加碱固色后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反应了染料对纤维的竭染性。
(E-S)值称为染料的第二次上染量。
若S值过小,E值过大,要分次加碱,获得匀染。
3、R值:加碱5min后时的固色率,反应了活性染料对纤维的反应性能及固色率的大小。
4、F值:染色结束时的固色率,反应了染料的利用率。
第31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五、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及其工艺
(一)浸染
1、染色方法
(1)一浴一步法(全料法):染色、碱固色一次加入;染料易染不匀,易水解,一般不采用一浴法。
(2)一浴两步法:先染再加碱固色,充分移染,匀染性好,残液不能再用,常用方法。
(3)两浴法:在两个染浴中分别进行。水解少,固色率高。但在碱浴中固色时,染料易溶落。
第32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一浴一步法:
工艺流程:染色—水洗—皂煮—水洗—脱水—烘干。
一浴两步法:
工艺流程:织物练漂—水洗—染色(吸附)—固色—水洗—皂煮—水洗—脱水—烘干
第33页,共6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2、染浴的
活性染料染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