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橘逾淮为枳-复习笔记d.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橘逾淮为枳-复d
熙:同“嬉”,戏弄。
病:辱。
3、一词多义:
之:楚王闻之 (代晏子使楚的消息)
齐之习辞者也 (的)
婴闻之 (代后文的南橘北枳的事)
为:为其来
橘逾淮为枳-复d
熙:同“嬉”,戏弄。
病:辱。
3、一词多义:
之:楚王闻之 (代晏子使楚的消息)
齐之习辞者也 (的)
婴闻之 (代后文的南橘北枳的事)
为:为其来也 (于)
何为者也 (做)
橘逾淮为枳 (变成)
使:晏子将使楚 (出使)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让)
4、古今异义
今:(古义)现在
(今义)今天
其实:(古义)它们的果实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四、句式
判断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齐人也。(是齐国人。)
疑问句:何为者也?(这是做什么的人?)
缚者曷为者也?(被捆着的人是做什么的?)
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反问句: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原来擅长偷盗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楚国的水土让百姓擅长偷盗吗?)
五、板书
橘 淮南——橘 齐
淮北——枳 水土异 楚
橘逾淮为枳 味酸涩
人 于齐——不盗
入楚——善盗 风气异
齐人入楚为盗 人沉沦
(引用 类比 推理 反驳)
六、思考
1、写出能表现楚王的神情、语气或动作等的词语:
“吾欲辱之。” (傲慢自大)
王视晏子曰。 (骄横无礼,直视对方,极富挑衅)
王笑曰。 (一脸尴尬,相当窘迫)
(写楚王的“笑曰”正是体现了晏子的“习辞”。)
2、晏子不仅说话在理,举止也在礼上,面对傲慢自大的楚王,他的态度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卑不亢,举止得体,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样的句式起什么作用?
(晏子是一个习辞者,用反问的句式,用委婉的语气来进行辩说,这样既扬齐抑楚,维护了
个人及齐国的尊严,又给了楚王一个台阶。)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 楚王赐晏子酒。——早已经密谋要“辱之”,却还“赐晏子酒”,写出楚王虚情假意、(让晏子)转移注意力、放松警惕。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当“酒酣”之时依计行事,说明时机把握得很好。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楚王明知故问,准备发难。
  对曰:“齐人也,坐盗。”——无中生有,煞有介事,自欺欺人。 )
2.“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这里的“视”,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 楚王“视”晏子而问,楚王这一“视”,充满着得意的神态,是流露着蔑视的眼光。 )
3.最后楚王知道自讨没趣了,为什么还要“笑”?
( 楚

橘逾淮为枳-复习笔记d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one-丁丁
  • 文件大小3.10 MB
  • 时间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