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 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象。诗词赏析二三法知人论世感情基调把握意象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 作者简介韩愈( 768-824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 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写作背景韩愈写此诗时已经 56 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 57 岁就病逝了), 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诗云: "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朱彝尊《批韩诗》曰: "景绝妙, 写得亦绝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合作讨论深入探究 1、诗中何处可见是“早春”之景?哪一句最能体现“早春”特色? 2、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 3、后两句诗人为什么说早春的“草色”要远比皇城的处处“烟柳”好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二首)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释】惟解:只知道
古代诗词三首(诵读欣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