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项目选址报告--精选文档
规划项目选址报告--精选文档
1
规划项目选址报告--精选文档
1
目录
一、选址的目的 3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证工业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3
为土地的行政管理服务,在实处,而且可以体现地方的经济战略方针及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要求,实现建设用地与补充耕地总量平衡,达到合理用地、节约耕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
为土地的行政管理服务,建立科学快捷的用地审批体系
过去项目用地多数以行业要求为主,缺少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做支撑,项目用地选址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考虑因素较为单一,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力求体现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注重三大效益的综合统一,依靠计算机软件,对用地区域进行快速准确的全方位分析,以项目选址为突破口,缩短审批用地的时间,减少审批工作的盲目性,把审批用地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为土地的高效持续利用服务,获取土地利用的最大综合效益
用地选址的核心是对工业用地的科学布局,通过多方案的比较分析,应用科学的、综合的研究方法,对所涉区域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水文地质等进行全面研究,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把土地利用调
节到最有利于人类生存、建设发展的最佳状态,通过布局的调整,选择投资少、效益大的用地方案。
二、怀远经济开发区的区位情况
. 安徽省在长三角的区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等跨省区的经济圈。
随着合宁、合武客运专线和铜九铁路相继开通运营,让合肥实现了到南京1小时,到武汉2小时,到上海3小时的高铁经济圈,大大拉近了安徽与发达城市的时空距离。
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和中部崛起的黄金机遇中,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昌九城镇群、长株潭城市群等竞争合作,实现中部崛起战略,安徽将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心基地。
蚌埠在安徽省的区位
规划项目选址报告--精选文档
规划项目选址报告--精选文档
5
规划项目选址报告--精选文档
1
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干线中下游,是皖北地区最大的商贸重镇,也是安徽最大的客运中转站,蚌埠市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连接南北,承接东西。由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四种运输方式组成了综合性的对外交通网络,是我国南北交通的核心枢纽之一,也是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向中部、西部地区发展的过渡地带和交通要道。
铁路运输发达,蚌埠地处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的交汇点,是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此外蚌埠市作为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大站之一,在全省乃至华东发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随着蚌宁高速、合蚌高速公路的建成,多条省道的成功改造,京沪铁路的全面提速,淮河综合治理的全面展开,蚌埠市的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是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由东部向中西部过渡的重要交通通道。未来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和通车,蚌埠市作为南京到徐州之间的一个唯一高速铁路站点,交通优势将会进一步提升。
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四季通江达海。蚌埠距离合肥机场130公里,距离南京机场170公里,市内4C级新机场即将开通民航班机。
同时,以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增强跨皖北区域竞争力为目标,蚌埠构成以“两淮(淮南、淮北)一蚌(蚌埠)”为重点的沿淮城市群规划,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怀远在蚌埠的区位
怀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地处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承东启西,横贯南北,东与蚌埠市相连,南与淮南市相接,西与亳州市相邻,北与徐州市相望。距蚌埠机场仅10公里,京沪铁路从东侧经过,206国道、307、225省道、合徐、南洛、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在县城东侧互通立交, 淮河、涡河河道排列其间、常年通航,乡乡通乡路、村村通油路,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三、县域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位置
怀远县地处淮河中游,东经116°45′—117°9′,北纬32°43′—33°19′。总面积23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374平方公里),,总人口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7万),属于商贸、工业、旅游综合城市。
资源特色
怀远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既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又有一定的建材资源,也有一定的能源资源,还有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怀远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安徽省杂交稻制种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盛产优质水稻、 小麦、玉米、蔬菜、棉花、油菜、花生、淡水鱼、螃蟹、 畜禽等,怀远石榴、白莲坡贡米、纯王牌杂交稻种、梅桥大青豆、芡河螃蟹等名牌农产品倍受市场青睐。 拥有化工、酿造
规划项目选址报告--精选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