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标准适用性分析中的应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标准适用性分析中的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飞速发展, 将新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军事领域成为世界各军事大国实现军队现代化的一致选择, 新一代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具有以网络为中心、面向服务、基于能力的技术特征,。作为支撑系统技术体制的标准体系。在系统设计、分析和实现方面都显得尤为重要,标准体系及标准选取的合理性、适用性更是决定了系统实现的准确性, 如何在众多的标准中选取到能够反应系统特征、满足系统要求的标准,成为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通过专家调查、面谈等方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另一个角度, 通过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面向服务支撑标准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
 
面向服务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软件架构实现理念,随着其实现技术的不断成熟, 在军事领域被广泛的应用, 目前, 支撑这方面技术的国家军用标准还几乎没有,而商用的标准较多, 制定的组织主要有OASIS(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 、WSI( Web 服务互操作组织) 、W3C( 万维网联盟) 、OSOA( 开放SOA 合作组织) , 这些商用标准对于军事应用的特点是否适用, 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标准进行适用性分析和评价 。
下面就以支撑面向服务的标准为例, 根据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特征和系统要求,
 选取了10 个商用规范, 从内容、功能角度分为五组:
第一组发现和描述、第二组消息传输、第三组服务调用、第四组流程服务、第五组协议和表述, 每组两个标准, 对每组功能相近的两个规 范进行了适用性对比分析, 具体比较分析过程如下:
首先, 建立评价支撑面向服务标准的评价指标, 根据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未来向面向服务、以网络为中心等特点, 对于支撑这方面要求的标准来说, 在标准选取上都应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因此, 在准则层确定了11个评价标准较重要的因素,将其分为三类: 标准性质{GJL(u11)、GB(u12)、ISOIECITU(u13)、WSI(u14)、IBM(u15))},标准成熟性{标准发布机构(u21)、应用情况(u22)、应用广度(u23)},标准配套产品支撑{产品成熟度(u31)、产品稳定性(u32)、产商(u33)}。 
过对各因素进行比较, 依据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采用倒数的标度方法,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U 为: 
        U=
判断出相对于标准性质准则u11- u15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U1、相对于标准成熟性准则u21- u23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U2、相对于配套产品支撑准则u31- u33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U3 如下:
判断出相对于标准性质准则u11- u15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U1、相对于标准成熟性准则u21- u23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U2、相对于配套产品支撑准则u31- u33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U3 如下:
CI = 0. 019, RI= 0. 58, CR= 0. 033( CR< 0. 10, 满足条件) 其中W为特征向量( 对向量ω的归一化) , λ
max
为最大特征根, CI 为
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指标, RI 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CR 为随机一致性比率. 
对于判断矩阵U1来说, 对其进行一致性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标准适用性分析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whan10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