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体解剖生理学循环.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档名
Romt stosut soutste kosot shet otsot somt
IDEA
(二)形成机制
前提 足够的血液充盈
闭合的血流环路
作用
迂回通路 微A→后微A→ 血流缓慢 物质交换

直捷通路 微A→后微A→通血Cap. 血流速较快 利血回流

A-V短路 微A→A-V吻合支→微V 随温度变化 调节体温
→→微V 主要场所
→微V
六、组织液的生成
(一)组织液的生成
(毛细血管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静水压)
= 有效滤过压 >0 → 组织液生成(动脉端)
<0 → 组织液回流(静脉端)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主要因素 生成量 回流量 例 症
毛细血管压↑ ↑ ↓ 炎症、充血性心功
静脉压↑ 不全等所致的水肿
血浆胶体 ↑ ↓ 营养不良、肾炎等
渗透压↓ 血浆蛋白↓所致水肿
淋巴 ↑ ↓ 丝虫病、癌症等
回流受阻 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
毛细血管 ↑ ↓ 烫伤、细菌感染
通透性↑ 所致的局部水肿
(二)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



(一)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淋巴管泵: 平滑肌+瓣膜
(压迫+按摩)
120ml/h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心脏具体的调节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心缩力和心率以调整心输出量,通过影响血管紧张性和血管口径以改变外周阻力
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第九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 经 调 节
(一)心血管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起源 脊髓胸段T1~T5 延髓
侧角神经元 背核和疑核
分布 右:窦房结、房室肌前壁 右:窦房结
左:房室交界、束支、 左:房室交界
房室肌后壁 房室肌少量
递质 NE ACh
受体 β型肾上腺素能 M型胆碱能
阻断剂 心得安 阿托品

交感缩血管N 交感舒血管N 副交感舒血管N
中枢 延髓的缩血管中枢 皮质运动区 脑干副交感核、
(T1-L2-3侧角) S2-3外侧核链
递质 NE ACh ACh
受体 α(主)、β M       M
阻断剂 酚妥拉明 阿托品 阿托品
分布 绝大多数血管 骨骼肌血管 软脑膜、消化腺、
(多为单一支配) 外生殖器血管
作用 α受体→血管缩 血管舒 血管舒

β受体→血管舒
特点 ①调节血压作用大  ①不参与血压调节 ①不参与血压调节
②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②平时无作用  ②参与调节局部血流
   紧张性↑→血管缩 ③与情绪、运动有关
   紧张性↓→血管舒


部 位 特 点
脊 T、L、S段 ①活动受上级中枢控制
髓 灰质侧角 ②能完成原始不精确的心血管反应
缩血管中枢 ①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
延 (头端腹外侧)
心交感中枢 ③相互间有突触联系
(尾端腹外侧)
髓 心迷走中枢
(迷走背核、疑核)(吸气迷走紧张↓交感紧张↑呼气:相反)

人体解剖生理学循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药仙
  • 文件大小4.74 MB
  • 时间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