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4页
第五章 角膜病病人的护理
——细菌性角膜炎
角膜特点:
没有血管,代谢缓慢--- 保持角膜透明性
透明性 --- 屈光力强 占眼屈光的皮质,中央较硬称晶状体核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4页
皮
质
性
核性
囊下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4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临床表现:
※ 症状:
:晶状体混浊部位和程度不同,影响也不 同,总之,呈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
:晶状体吸收水分后,体积增大,屈光力增大→近视
:晶状体纤维肿胀和断裂,屈光力改变有棱镜的作用,所以在日光或看灯时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4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临床表现:
※ 症状:
:因晶状体吸水,肿胀,注视灯光时有虹视,不多见,此外部分病人有畏光、流泪、炫目等症状。
※ 体征:晶状体混浊,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具有特征性的浑浊表现
按期发展过程分为4期: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4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 分期:
:
空泡、水隙
周边楔形混浊
不影响视力
此期发展缓慢
可经数年才达下一期。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4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 分期:
:
混浊加重,晶状体体积增大
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晶状体呈不均匀灰白色浑浊。
可出现虹膜投影。
视力明显下降,眼底窥不清。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4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 分期:
:
晶状体完全浑浊呈乳白色
虹膜投影消失
晶状体肿胀消退
前房深度恢复正常
眼底窥不能窥入
视力降至光感或手动
光定位和色觉正常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4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 分期:
:
晶状体体积缩小、囊膜皱缩
前房加深、虹膜震颤
其他继发疾病:
晶体蛋白过敏性葡萄膜炎
继发开角型青光眼(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晶状体脱位核沉入前房或玻璃体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4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 手术治疗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将晶状体连同晶状体囊一起摘除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摘除晶状体,保留完整的后膜囊,可减少眼内结构的颤动
超声乳化吸出术:用超声乳化仪将晶状体核粉碎呈乳糜状,通过小切口将之吸出,保留后膜囊,可同时进行人工晶体植入。
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需要缝合、炎症反应轻、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
激光乳化白内障手术:用激光切割,然后切除,继术后切口更小,对组织损伤更小的手术方法,该技术尚未成熟。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4页
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4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 护理诊断
:视力下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内炎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4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 护理措施
(一)预防意外损伤
(二)手术护理
:心理支持、术前准备、检查、备皮,抗生
素、镇静药、散瞳。
:
病情观察:视力、敷料,疼痛、分泌物、视力。
包盖术眼、活动、饮食、用药。
:宣教、用药、活动勿剧烈、复诊配镜。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4页
第七章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4页
教学目标
掌握:
眼压的定义及正常值;
青光眼的定义、分类;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定义、急性发作期的临床
表现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措施
熟悉: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4页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眼压:是指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
正常人群中的眼压平均值为16mmHg。从统计学概念出发,将11—21mmHg作为正常眼压范围。
正常眼压具有双眼对称、昼夜相对稳定等特点
眼压的稳定性主要通过房水的产生与排出之间的动态平衡来维持。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4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4页
巩膜静脉窦
虹膜角膜角
后房
睫状肌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角膜
前
眼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