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立冬太阳高度角
合肥立冬太阳高度角
【篇一: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
章丘一中地理学案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
设计人: 张庆军 审核:高一地理组 时间: 2014-09-17 【学习目标】
1_____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零度的纬度是________。
(3)此日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南半球________(大于、小于)北半球。
(4)此日自南极圈向北极圈,昼越来越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________现象。
(5)赤道上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__。
4.当cd为晨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 d.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 【自主总结】 我还未掌握的:
箴言共勉:古老的金字塔之所以数千年安然无恙,是因为它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
地理学案 第4 页
【篇二:一年四季的划分】
一年四季的划分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
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篇三: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复习题】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 不属于大气散射作用造成的是:
(a)日出前东方已发白 (b)没有阳光直接照射时的屋内仍有亮光(c)晴朗冬天的早晨能见到白霜 (d)日落后天空仍然明亮 2、如果黄赤交角变成20o,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幅度不会变(b)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将变大 (c)有太阳直射现象的范围不会变 (d)温带范围将扩大 3、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实际是:
(a)因设备简陋而造成的观测误差 (b)精确的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
(c)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 (d)发现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现象 4、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b、自转一周360o,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 c、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 d、地球自转的平面叫做黄道平面
5、图3中,当月球运行到c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为朔月 b、农历日期为初七、初八 c、月出黄昏,月落清晨d、此时有可能发生月食
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 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 7.当地球位于日月之间,且位于日月连线的中间位置时,地球上所见的是( ) a.月相为望
c.月相为朔
b.上弦月出现在西方的夜空 d.下弦月出现在东方的夜空 b.
合肥立冬太阳高度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