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程的意义
2、解方程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解方程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用等式的性质解1、方程的意义
2、解方程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解方程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简要知识介绍:
关于方程和解方程的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小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如下面的图:(精品文档请下载)
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
原理: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方程的知识基础首先是方程概念和等式性质概念的建立,在这二者的基础上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对方程进行求解.(精品文档请下载)
知识教学:
(一)建立方程的概念。
1、建立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问:天平是干什么用的?猜想天平称物体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追问:不平衡说明什么?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在数学上可以用什么进行表示?(等号)
2、用算式表示下面的测量过程。
左 右
20克、30克 50克 20+30=50
30克 、10克 50克 30+10<50
2个50克 100克 50×2=100
50克x克 100克
我知道现在天平是平衡的,你能表示现在的关系吗?50+x=100
3、把我们研究的几个算式进行分类.
20+30=50 30+10<50 50×2=100 50+x=100
第一类:20+30=50 50×2=100 50+x=100
第二类:30+10<50
小结: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
说明:今天我们的问题就是在等式的范围里进行的。
再次把等式进行分类。
第一类:20+30=50 50×2=100
第二类:50+x=100(含有未知数)
小结: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
追问:判断方程要具备什么条件?(等式、未知数)
4、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小结: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5、认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50+x=100(x=50)
小结: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这个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二)学习等式的性质。
1、建立等式性质的概念。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成立。
(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等式成立。(0除外)
出示例题:解方程 100+x=250
100+x-100=250-100
x=150
检验:方程左边=100+x
=100+150
=250
=方程右边
所以,x=150是方程的解。
练习:
1、要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该怎么做?
x+
解简易方程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