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疗对急诊烧烫伤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烧烫伤患者实施冷疗的价值。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接收的急诊烧烫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34)与对照组f inflammation.
随着近年我国居民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暖贴、热水袋、艾灸等所致的烫伤明显提高,临床在对急诊烧烫伤患者治疗前,多借助三度四分法对烧烫伤病情进行评估,从而实施针对治疗,随着我国居民自救意识的提升,轻度烧烫伤人群入院前已做好基础处理,但基于不同患者机体状态、病情均存在差异,故需寻求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1]。本次选择68例急诊烧烫伤患者,实施冷疗处理,评价其炎症状态、疼痛程度、治疗费用、创面渗出消失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接收的急诊烧烫伤患者68例,纳入标准:(1)无糖尿病;(2)无肝肾功能疾病;(3)无认知功能障碍;(4)烧烫伤位于四肢、上腹部;(5)Ⅰ度或Ⅱ度烧烫伤。排除标准:(1)肢體外伤;(2)感染;(3)免疫功能损伤;(4)皮肤病;(5)局部瘢痕;(6)营养不良。采用硬币投掷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试验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18~44岁,平均(±)岁;Ⅰ度烧烫伤12例,Ⅱ度烧烫伤22例;受伤至处理时间18~32 min,平均(±)min;烧烫伤面积5%~9%,平均(±)%。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20~46岁,平均(±)岁;Ⅰ度烧烫伤14例,Ⅱ度烧烫伤20例;受伤至处理时间19~30 min,平均(±)min;烧烫伤面积6%~10%,平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有可比性。该研究课题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患者/家属均知情,并于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入组同意书。 方法
所有患者急诊接诊后由护理人员快速评估其伤情,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与此同时实施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2]。
对照组:常规处理,病情评估结束由医务人员即刻对创面进行清理、消毒,并于烧烫伤创面涂抹抗炎药膏,使用敷料常规包扎,叮嘱其定期更换敷料、创面药物[3]。
试验组:冷疗处理,病情评估结束由医务人员使用低温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待将创面污染物彻底冲洗完毕,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创面消毒,后于创面覆盖低温、冷藏的无菌纱布(生理盐水浸湿)1~2 h,待创面疼痛消失、皮肤温度恢复正常、充血状态改善或消退,便可撤去无菌纱布,并于创面涂抹抗炎药膏,使用辅料常规包扎,叮嘱其定期更换敷料、创面药物[4]。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评估 根据四级评分法评价,Ⅰ级:创面渗出情况缓解,且机体无明显疼痛;Ⅱ级:创面渗出情况缓解,轻度疼痛,对睡眠无影响;Ⅲ级:创面渗出情况部分缓解,中度疼痛影响其入睡;Ⅳ级:创面渗出情况未缓解,重度疼痛,需使用镇痛药辅助入睡[5]。疼痛=Ⅱ级+Ⅲ级+Ⅳ级。
临床总有效率评估 治疗后1周根据其创面改善情况评价,显效:创面完全愈合,且损伤组织已被新生上皮组织覆盖,新生组织
冷疗对急诊烧烫伤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