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理作为同学们初中新接触到的科目之一,它的知识点有哪些呢,该如何提升成绩呢。以下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观察灯泡发光,记录电流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
(1)不同电压,,小灯泡功率越大.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3)在额定电压下,小灯泡才能正常发光.
电和热
:铜丝与电阻丝串联,电流相同,
相同时间,电阻丝阻值大,发热多。
:(课本图试验)电流相同,
电阻相同,通电时间长,发出热多。
(1)、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写成公式Q=I2Rt其中电流I(A),电阻R(Ω),通电时间t(s),热量Q(J).用电器的电阻一般认为不变。
(3)、电流通过导体时,消耗的电能(电流所做和功)W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的情况下,有以下公式:
(1)、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
(2)常见的电热器有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等.
(3)电热器优点:①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②热效率高,使用方便.③能方便地调节温度。
(4)电热的危害:电流过大,烧坏导体;绝缘材料老化,甚至烧坏,引起火灾:但可用电热来驱潮。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接入电路的用电器总功率越大,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大.
:①材料——铅锑合金;②特点——电阻大、熔点低;③,由Q=I2Rt知,保险丝R较导线的电阻大,发热多,加上熔点低,易烧断。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要防止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应当赶快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要首先切断电源,绝对不要带电泼水救火.
《电学综合重点复习》
一、串联:
(1)电流:I=I1=I2;
(2)电压:U=U1+U2
(3)电阻:R=R1+R2;
(4)、满足关系:I=U/R;I1=U1/R1;I2=U2/R2
(5)、分压关系:U1:U2=R1:R2;
(6)、消耗电能关系W1:W2=R1:R2;(7)消耗电功率关系:P1:P2=R1:R2
二、并联: (1)电流:I=I1+I2;
(2)电压:U=U1=U2
(3)电阻:1/R=1/R1+1/R2;(4)满足关系:I=U/R;I1=U1/R1;I2=U2/R2
(5)分流关系:I1:I2=1/R1:1/R2;
(6)消耗电能关系W1:W2=1/R1:1/R2;
(7消耗电功率关系:P1:P2=1/R1:1/R2
三、本期计算公式:
:I=U/R;变形公式:R=U/I和U=I·R
(或电功):
:P=W/t=UI=I2R=/R
4、增大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更加粗糙
(2)增大压力
5、减小摩擦的方法:
(1)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
(2)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也可以减小摩擦
6、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7、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成为惯性定律。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8、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来加以改变。
9、惯性和
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