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谢建财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都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大学生受社会诸方面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再是“一方净土”,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涌进校园。除了正面的影响以外,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影响极大。不少学生因此而产生浮躁、好高骛远甚至厌学情绪。另外,社会上一些非法传销和中介组织。抓住一些学生急功近利、急于展示自我价值的心理弱点。吸引学生参与非法活动;一些网吧、游戏厅受利益的驱使,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和自制力差的特点,引诱学生长期陷进去打游戏和登入成人网站。这些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性过程。必须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常抓不懈。
一、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考上大学后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人生追求没有新的定位。这种现象在一些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填报志愿不是个人志愿,而是家长的意愿或受考分限制等;有的学生经过紧张的高考后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还有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课程不感兴趣。这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抓学风建设,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此为切入点端正考风。为此,对新生的入学教育是搞好学风建设的一个重点。在新生入学时,建议学校把送子女来校的家长请来座谈,让家长了解学院的发展以及今后的目标,支持学院的工作,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的志向。学院还可以把刚进校的新生带到大学毕业供需见面会上,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让新生感受到工作竞争和就业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尽早感受真才实学才是未来就业必备的条件。
二、强化专业和就业教育。认真做好引导工作。认真做好引导与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内在学习动力,是形成良好学风的思想基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只有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发奋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业教育和指导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开展专业活动。营造学习氛围。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应该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学风建设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开展富于趣味性和竞争性的专业和活动则是引导学生投身专业学习,形成良好学风的有效途径。也可以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开展一系列专业活动,开展专业技能展示和专业咨询活动;围绕食品安全问题,组织学生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围绕专业技能项目,开展了大学生专业技能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而且进一步树立了竞争意识,增加了学好专业的动力和压力。尤其是专业技能比赛,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学风建设。
三、教师率先垂范。营造良好学风。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和传播者,又是学生智力开发和个性发展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