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子菜栽培技术
白子草Cynuradivancata(L).,菊科三七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
白子菜栽培技术
白子草Cynuradivancata(L).,菊科三七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名百子菜、富贵菜、鸡菜等。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台湾等地。白子草味淡,性寒,具清热解毒,止血,凉血等功效。白子草食用部分为嫩茎叶,可凉拌,炒食或作汤,食味清爽,口感脆嫩,具淡清香。
1特征特性
植物学特征
白子草株高50~150cm,直根系,主根肉质,侧根多。茎直立,肉质,分枝力强。单叶,互生,肉质,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头状花序,完全花,金黄色。果实为瘦果,圆柱形,成熟时深褐色,冠毛白色。在广东湛江地区花而不实。若不断采收,植株一般不开花。
生物学特性
白子草耐热喜湿,又能耐寒、耐旱,生长适温为20〜25C,低于15C时茎叶生长缓慢,成株可忍耐3C的低温,-2C时地上部分冻死。在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健壮,但适当遮荫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2栽培技术
白子草抗逆性强,在广东湛江地区常年均可种植和采收,在高温的夏季依然生长良好。白子草通常在春秋季育苗定植,多采用露地栽培,而在冬季、早春,温度低于15C时生长缓慢,采取保护地设施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育苗和定植
白子草的茎节部易生不定根,宜扦插繁殖,全年均可进行,以春秋两季为宜。选取健壮,具3〜5个节,带5〜10片叶约10cm长的插条,按株行距4〜10cm插于苗床,保持土壤湿润。苗床上覆盖遮阳网,以提高成活率。插后4〜7天,即能发生不定根,12〜15天后可移植至大田。春秋两季直接剪取枝条扦插到大田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白子草不择土壤,但由于一次种植多年多次采收,在生产上宜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每667怦施2000kg腐熟有机肥做基肥。采用龟背形高畦栽培,3行植,株距25〜30cm,每667怦植4000株左右,定植后随即淋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白子草营养生长期长,在我国南方种植一般能终年生长,因此除了要追施速效肥外,生长期间要及时补施有机肥。定植后,经3〜4天缓苗,即可薄施复合肥水提苗,15天后每667怦可追施腐熟的粪肥水300〜500kg尿素少量或复合肥10〜15kg,以后每隔10
白子菜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