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途径研究
前言
以高科技和信息为主体的新兴产业的逐步兴起,使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向知识经济转变。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中,占主流地位的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体现。因为,他们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创造者,也是信息的使用者。但正因如此,他们有了更大的自主流动性,忠诚度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探讨如何提升知识型员工忠诚度变得十分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发明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认为:21世纪管理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所以提出这一概念。简而言之,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会计和研究岗位的知识成分是显而易见的,管理和销售工作的脑力成分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例如,施乐的销售人员并不是简单地销售复印机,他们销售的是解决方案。他们需要对客户的业务和施乐生产线有足够了解,提供适合每个客户特殊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在一个组织当中,知识型员工占据了相当大的组成部分。2000年,销售、管理、专业技术等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占到人才市场需求的59%。这些都可以大致地给我们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其实,在今天,大多数白领都已经被包括其中。知识型员工不同于传统的劳动者,因为他们拥有最有价值的资产——知识,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他能帮助企业在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中赢得优势。德鲁克指出:知识
- 1 -
是今天唯一深远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即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虽没有消失,但已经变成第二位。假如有知识,就能够容易得到传统的生产要素。正因为知识如此重要,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则必须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然而, 知识型员工的能力要在企业里发挥完全的作用还必须依靠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员工的忠诚。一个简单的公式说明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智力资本=能力
×忠诚度。一个忠诚而没有能力的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不会发挥什么作用。然而,一个有能力但不忠诚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探讨知识型员工忠诚度问题变得十分必要。知识型员工忠诚度,是指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忠诚的程度,即知识型员工愿意留在公司并为公司工作做出牺牲的程度。如今,种种迹象却表明,知识型员工忠诚度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以下便是知识型员工忠诚度问题面临的现状:
(一)跳槽现象频繁发生,员工流动加剧
在西方国家,人才的频繁流动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在我国,知识型员工频繁跳槽的现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过去,人们习惯终身在一个企业工作,从参加工作一直到退休都在一个单位,很少有跳槽的现象发生。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具有高知识层次的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已逐渐转化对其专业和职责的忠诚,而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去跳槽,他们换工作如同走马灯一样,隔一段时间再见面时他们往往拿出不同的名片,他们把跳槽看作是能力的表现。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日益增多的跳槽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切实感觉到了员工离职对企业的影响。居高不下的知识型员工流动率不仅使企业损失了利润,同时也给企业的整体利益带来负面的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可见成本包括:工作的停顿,企业对知识
提升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途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