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宁强南街小学 张彩琴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
教学目的:
1、给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和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
2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宁强南街小学 张彩琴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
教学目的:
1、给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和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和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难点: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精品文档请下载)
2、小游戏:
(1)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立在桌面上,将笔袋放到数学书的后面,然后坐直。你能看见你的笔袋吗?为什么?
(2)不挪动数学书、笔袋和自己的位置,你能想个方法看见笔袋吗?为什么如今就能看见了呢?
师小结:刚刚我们坐着的时候,视线受到了数学书的阻挡,所以我们就看不见笔袋,而当我们站起来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
2
板书课题)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探究体验:
1、创设情境:
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在墙外的树上向里张望。(接着是一幅情景图:一棵大树,树旁有一面墙,墙里有一棵桃树,桃树周围是落下的桃子)。首先请同学们猜一猜,小猴爬在A、B、C三点哪一点看见的桃子最多?(精品文档请下载)
2、引导探究:
(1)你知道小猴在A处时,看到墙内最近的点是哪一点吗?(闪显从A点到A/点这条虚线),指名学生答复。
(2)为什么会是A/点?(老师演示)
(3)小猴在A处时,还可以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指名学生答复。
通过比较,使学生充分理解“看到墙内离最近的点" 和看到的“区域”的含义。
3、自主学习:
(1)请你分别画出小猴爬到B和C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和C/.(画一画)老师巡视。
(2)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草图。
(3)小组讨论:
比一比:小猴爬在A、B、C三点哪一点看见的桃子最多?
议一议:
①小猴爬得越高,看到得桃子越___。
②说明小猴看到的区域就越 ___ 。
(4)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在判断小猴观察的范围时要注意:1、将小猴眼睛看作数学中的“视点"。2、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
观察的范围(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