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守恒》教案
《7的守恒》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老师,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打算可以更好地依据详细状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守恒环节做得较好。通过设置“海底世界音乐舞会”这一问题情境,激发爱好点,幼儿很自然的就参加到教学活动中。随后,幼儿能主动跟随问题情境的发展,通过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学习驾驭了守恒的意义,达到预期的目的。
不足之处:
,老师的语言还须要精确、精炼。如:起先环节提要求时,我说的是排好队,改成组队参与更精确。
,肯定要正确示范点数方法。在点数之后,要强调一下总数,这些动物一共是7个。
,时间太长。以后在教具打算上,还要细心一点,应供应易于幼儿操作的材料。
,我过于焦急,此环节没能很好的小结。
《7的守恒》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态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7以内的数。
2、体验数守恒的好玩的现象。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实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实力。
活动打算:
各种实物卡片、数字卡片、食物盘、摸箱若干,笑脸、哭脸粘图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以“月亮姐姐”身份引入,激发幼儿的爱好。
二、开启“智力乐园”密码,复习7以内的数。
出示数字5、7、6,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相应的数量
三、参观“智力乐园”,感知7以内的数守恒。
1、师讲解示范。
2、幼儿自由操作。
(1)比较两组实物卡片的数量。
(2)比较盘子里两组实物的数量。
(3)比较两个箱子里的实物数量。
3、沟通操作结果。
(1)出示大小、颜色、形态和排列形式不一样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感知7以内数的守恒。
小结:虽然大小、颜色、形态、排列位置不一样,但数量一样。
(2)验证。
4、嬉戏“捉迷藏”。
(1)介绍嬉戏玩法及规则。(强调先数再比一比)
(2)幼儿嬉戏。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
2、整个教学以月亮姐姐带小挚友玩嬉戏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驾驭学习的内容。
3、供应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究,让幼儿在开心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4、不足之处:老师试图把全部的事情交代清晰,所以语言烦琐了一些,就怕孩子做不好,幼儿嬉戏爱好高,可让幼儿多玩几次。
《7的守恒》教案3
教化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态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7以内的数。
2、体验数守恒的好玩的现象。
3、让孩子们能正确推断数量。
4、发展幼儿的视察力、空间想象实力。
活动打算:
各种实物卡片、数字卡片、食物盘、摸箱若干、笑脸、哭脸粘图若干。
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7的守恒》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