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国产手机的全线亏损谈品牌和销量的辩证关系.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国产 的全线亏损谈品牌和销量的辩证关系
最近,风光不再的国产 产业已走到了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大部分国产 厂商警报频拉,每况愈下,波导、夏新、康佳、东信等众多国产 厂商纷纷报出了巨亏,易美、中科健、南方高科等国产品牌更是业绩的暂时性增长始终无法掩盖其品牌力弱和技术“短板”的劣势,当洋品牌进行了迅速的调整,将渠道改成国包、省包、地包结合的模式,使得整个战线更加贴近消费者,并深入三四级城市,洋品牌便很快化解了国产 销售渠道及低端市场价格的优势,迅速收复大好河山,国产 的辉煌也就成为过眼云烟。
  通过国产 和洋 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我们不难看出,依靠单纯价格战虽然也能获取较好的销售量,然而这样的销售量往往是短期的、暂时的,市场最终决定胜负的实际上还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力决定着企业的长远利益。
  这使我们不能不再次深刻思考品牌和销量的辩证关系。
做品牌与做销售的认知误区
  在中国,类似国产 行业以低价格追求市场份额的本土企业不胜枚举。
  许多企业老板认为:做销量是挣钱,做品牌是花钱。因此许多老板及营销团队都一直矢志不渝地把产品销售当成品牌经营。认为产品销售量上去了,市场占有率有了,品牌也就做好了。老板们心里明白,销量关乎企业利润,关乎企业生存,而品牌管理听起来好听,但见效太慢,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企业更关心的是搞定经销商、进店、促销、降价,宁愿年薪百万聘一个销售总监,也不愿月薪几千请一个品牌经理。
  这种浮浅的品牌意识导致许多企业热衷于价格竞争、促销、广告轰炸等急功近利的“短视”、“投机”行为,却疏于考虑品牌的核心价值、文化内涵的培育,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的提升,产品技术的研发等长远问题。
  国产 行业以低价格追求市场销量,但却忽视了品牌的培育、技术的研发,其败北也是必然的事。
  又如,浙江某奶制品品牌,几年前为了发展,进军江苏市场,在缺乏渠道及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他们决定以低价位的策略打入这个新市场,他们的甜筒价格为常规产品1/3-1/2。起初市场业绩还有不俗表现,在缺少市场推广费用支持的情况下,产品累计回款近千万。但很快低价位的策略便显现出其弊端,低价位导致产品利润太低,企业发展缺乏后劲,更为严重的是,该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已和低质杂牌划等号,已经无法和全国性品牌蒙牛、伊利相媲美,更无法同全球性品牌和路雪相提并论,尽管他们在2004年用了2倍于浙江市场的推广费用开拓江苏市场,但依然收效不大。
  相反,水井坊酒一问世便着力打造中国最高档的白酒品牌,1998年8月,全兴集团对成都市水井坊街的曲酒生产车间改造时发现,水井坊是世界最古老的酿酒坊,世代传承着酿酒的技艺和文化,于是水井坊一问世便定位“中国白酒第一坊”,其价格高于茅台、五粮液等高档品牌。事实证明水井坊的价格策略是正确的,高价出位的水井坊业绩一路飚升,迅速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高档白酒品牌。
销售实现当期利益,品牌经营长远利益
  当今刺刀见红的白热化的商战,导致市场竞争日趋同质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开放,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一个企业的产品、品质、营销手段、渠道、服务以及流程等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所复制模仿,“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东西等于一无所有”,所以单纯的营销手段如价格、渠道、促销等等很难构筑起稳固的差异化竞

从国产手机的全线亏损谈品牌和销量的辩证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静赏芳雅
  • 文件大小184 KB
  • 时间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