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Creative pure hand painted business presentations Creative pure hand painted business presentations
汇报人:视觉设计
后者是照1O一12 h,间歇12~14 h。不论何法,应视病情而定。
④光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12~24 h测定1次,对溶血病及血清胆红素浓度接近换血指征者,应每4~6 h测定血清胆红素和红细胞压积。
⑤光疗注意事项:由于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因此光疗时液体入量需增加15%一20% [以ml/( )计]。
⑥光疗的副作用:目前认为光疗相当安全,基本无明显并发症。有一些相对较轻和一过性的并发症。常见表现有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青铜症及低血钙等。
(2)换血疗法
①适应症:
产前明确诊断:胎儿水肿,出生时脐血Hb<120g/L或胆红素>77 umol/L ()。
()。
胆红素≥342 umol/L(20mg/dl)(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
凡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
早产儿或前一胎溶血严重者应放宽指征。
②血液的选择:Rh血型不合时,采用Rh血型与母同型,ABO血型与新生儿同型或O型血。ABO血型不合时,最好采用AB型血浆和O型红细胞混合后换血,也可选用O型或与子同型血液换血。血液首选新鲜血(3天内)。
③抗凝剂:每100 ml血加肝素3~4mg,换血后可用肝素半量的鱼精蛋白中和。枸橼酸盐保养液可结合游离钙,引起低钙血症,故每换100 ml血应缓注10%葡萄糖酸钙1ml,换血结束时再缓注2~3ml。
④换血方法:换血途径有经脐静脉换血和周围血管同步换血法(我科2000年至今采用外周双管同步换血法,效果佳)。换血量和换血速度:换血总量按150~180 ml/Kg, 输注速度要均匀。
⑤换血后处理:继续光疗,加强护理。 1次换血后,血清胆红素可再次上升,此时可按指征考虑再次换血。
(3)药物治疗
①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 mg/( ),分2~3次服;尼可刹米100mg/(),分3次口服。
②抑制溶血过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一般用于重症溶血病的早期,用量为1g/Kg,4—6 h内静脉滴注。
③减少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
白蛋白:一般用于生后1周内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用量1g/Kg加葡萄糖液1O~20ml静脉滴注;也可用血浆25 ml/次静脉滴注,每日1—2次。在换血前1~2 h应输注1次白蛋白。
(二)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病理性黄疸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原发疾病,如抗感染等。
(三)对症处理
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
纠正贫血
保暖等
(四)神经行为测评、干预治疗
28天内NBNA评分、1月后DQ评分(每月1次),评分差者予以干预治疗。
方法:高压氧、抚触体操训练、药物干预治疗。
八、护理
(一)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有无改变,如呼吸频率、节律有无障碍;有无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2)严密观察患儿的皮肤是否出现黄疸或黄疸加重,以及黄疸发生的时间、程度、进展情况。
(3)对重症高胆红素患儿应密切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如肌张力低下、嗜睡、反应差、吸吮反射减弱等。
2、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尤其是手的消毒(床旁备消毒洗
手液);保持患儿皮肤粘膜的清洁。
3、热卡供给:早期喂养,观察喂食情况及摄入液体的量。
4、保暖
(二)蓝光治疗的护理
1、治疗前的准备:
光疗箱要预热;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灯管连续使用2000~2500 h需更换新灯管。在治疗Rh溶血病等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时,应更换新灯管。
2、治疗中的护理
(1)充分暴露患儿的皮肤并遮挡生殖器,尿布尽量要小;用黑色、稍硬不透光纸片或布遮盖双眼。
(2)光疗箱内周边放置棉垫(避免擦伤;心理需求)。剪短指甲,包好患儿的手脚(禁止捆绑),以免擦伤或抓破皮肤。
(3)密切注意温度的变化(箱温、体温),注意维持体温的恒定。
(4)防止水分丢失,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保证液体均匀滴入。
(5)勤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儿反应、面色、黄疸的增减情况及有无神经系统病理征。观察有无光疗的副作用,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6)注意患儿皮肤粘膜的清洁,光疗箱内保持清洁,以保证疗效。
(7)有条件的尽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