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沈佳
二零一一年二月
◆介绍一个病例
◆感冒的定义、病因病机
◆感冒的治法
◆治疗感冒常用方剂
◆《伤寒论》之“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简介
◆单纯表病
◆表里合病
◆不同体质的表病
◆体温的纠结:高热就应该退热吗?
◆温的纠结:高热就应该退热吗?
◆表病失治,万病之源——风为百病之长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不痛,身痛/不痛,口不干,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数、紧)。体温38~39~40+℃
◆介绍一个病例
◆感冒的定义、病因病机
◆感冒的治法
◆治疗感冒常用方剂
◆《伤寒论》之“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简介
◆单纯表病
◆表里合病
◆不同体质的表病
◆体温的纠结:高热就应该退热吗?
◆表病失治,万病之源——风为百病之长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先治表,再治里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表里同治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依急而治。
2004-06-28
病历两天,恶寒发热,超过39℃,上半身热,下半身凉,无汗,时咳,喉间痰多,清涕连连,纳谷减少,精神萎靡,舌淡苔薄白水滑,病前曾进冷食,复感外寒而发,拟散寒化饮,和中消食,小青龙汤合二陈三子汤出入:
净麻黄3克 干姜6克
细辛1克 五味子3克 半夏6克 茯苓6克
炙草2克 射干6克 莱菔子9克 杏仁6克
苏子3克 六曲6克 一付。
17时前。喂药,当然,所煎,只喂了最多一大半。
18时半。微汗,额尚无汗,上肢不烫,精神好转。
19时半。汗出透,额头也凉。
一夜平安,寒热已除,神振,涕消,唯仍咳,后调理而安。
2006-5-26 晴 生病及我晕
可能这一阵子吃了不少冷食,如酸奶、草莓酱、面包等,均在冰箱里放过,加上晚间秦淮河边散步吹风了,而且昨夜雨下得好大,如此外寒内饮,睡得又比较晚,同时又有点喘,吃了“美普清”及“氨茶碱”也乏效。
到了下半夜,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觉到涵涵发烧,自己困得很,也不想起来,就努力想起徐州同学教的退烧方法:将手心放在他的大椎穴处,直至手心出汗,一般多可退烧。可因为太困了,感觉好象放了一会儿就拿开了,再放,还是如此,如是再三,后来又睡着了。
但总感觉到涵涵仍发烧,而且有点喘,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于是三点钟左右终于强迫自己醒过来,努力清醒了头脑,“发热而喘,且身上无汗”,体温没量,应该有38~39℃吧,于是起床,拿了药(家里常备的小青龙汤),并加了点杏仁、生石膏,到厨房煎好了,煎得很浓,煎好时已大约近四点了。倒了一大半(我开的小青龙是成人剂量),到房间把他喊醒,坐起来,喝了三次,才喝完,毕竟味道比较怪怪的(我也喝过的)。然后用点水过了过口,我们又睡了,大约五点时,再摸摸涵涵,背后已出汗了,拿来干毛巾给他擦干了,他好象醒了,还讲了半天话,我说你继续睡吧,我们又睡了会,近六出点钟时,汗得较透了,臀部、下肢(尤其是后侧),带着前额也出汗了,身上也不怎么烫了——从出汗顺序及部位看,真是“太阳伤寒”!此处太阳也不离足太阳膀胱经!——又擦了汗,继续睡。过了会儿,涵涵突然喊:毛巾擦过汗了,应该把它放回原处!——我无语,只好照做。^_^
到了近七点,去烧早饭,抽空去看了下涵涵,却发现他突然坐在床上了,也不讲话,我说你这是干嘛?是不是想起床?回答说是。此时也汗出热退喘平了。
2008-01-08 初诊
病历三年,易于外感,咽痛,咳嗽,曾作慢性咽炎治,然乏效。夜间胸颈间出汗。舌暗淡紫,苔润,脉右缓左弱。
本有肺气不足,卫外不固,而太阳少阳合病也,拟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
柴胡12克 黄芩12克 制夏15克 桂枝12克
生白芍12克 南沙参15克 桔梗12克 杏仁12克
生黄芪30克 生龙牡(各,先煎)30克 浮小麦30克
炙草6克
七付。
2008-01-16 二诊
药后诸症减轻,原出汗时汗如雨下,现明显减少,左脉力起。不咳。原方去杏仁,继用七付。
尽剂而愈。
◆介绍一个病例
◆感冒的定义、病因病机
◆感冒的治法
◆治疗感冒常用方剂
◆《伤寒论》之“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简介
◆单纯表病
◆表里合病
◆不同体质的表病
◆体温的纠结:高热就应该退热吗?
◆表病失治,万病之源——风为百病之长
气虚
阳虚
感冒的中医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