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介绍演示文稿
第1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蝴蝶兰(学名:Phalaenopsis amabilis)于1750年发现,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在中国台湾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不艳,作为商品栽培的蝴蝶兰多是人工杂交选育品种。
第11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经杂交选育的品种有530多左右。以开黄花的较为名贵。有个称为“天皇”的黄花品种,堪称为“超级巨星”,讨价甚昂。至于蓝花品种亦较为珍稀。1952年与1953年的国际洋兰博览会上,台湾送展的蝴蝶兰连续两年获得金牌奖杯。1989年香港举办的第14次兰花展览,胡炳炽先生送展的一棵白瓣红唇的蝴蝶兰获得全场的总冠军奖。这些杰出的殊荣为蝴蝶兰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2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如今,欧美各国人士对蝴蝶兰的消费量不断增加,举凡高级宴会都少不了蝴蝶兰作摆设。许多新娘和滨相更喜爱用它作为捧花和襟花。单是意大利在1990年曾销售蝴蝶兰260多万株,创历史最高纪录。在香港每盆约卖70~100港元,母枝切花售15~30港元。
第13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小花蝴蝶兰 为蝴蝶兰的变种。花朵稍小。
2.台湾蝴蝶兰 为蝴蝶兰的变种。叶大,扁平,肥厚,绿色,并有斑纹。花径分枝。
第14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3.斑叶蝴蝶兰 别名席勒蝴蝶兰。为通属常见种。叶大,长圆形,长70厘米,宽14厘米,叶面有灰色和绿色斑纹,叶背紫色。花多选170多朵,花径8-9厘米,淡紫色,边缘白色。花期春、夏季。
4.曼氏蝴蝶兰 别名版纳蝴蝶兰。为同属常见种。叶长30厘米,绿色,叶基部黄色,萼片和花瓣橘红色,带褐紫色横纹。唇瓣白色,3裂,侧裂片直立,先端截形,中裂片近半月形,中央先端处隆起,两侧密生乳突状毛。花期3-4月。
第15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5.阿福德蝴蝶兰 为同属常见种。叶长40厘米,叶面主脉明显,绿色,叶背面带有紫色,花白色,中央常带绿色或乳黄色。
6.菲律宾蝴蝶兰 为同属常见种。花茎长约60厘米,下垂.花棕褐色,有紫褐色横斑纹,花期 蝴蝶兰(图4)
5-6月。
7.滇西蝴蝶兰 为同属常见种。萼片和花瓣黄绿色,唇瓣紫色,基部背面隆起呈乳头状。
第16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17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蝴蝶兰为热带型植物,栽培温度应该维持于15~34℃之间。适当的温度如下:生长阶段为26~27℃,开花阶段为19~21℃,为了得到更多的花梗,温度可维持于18~20℃,共计4~8周。在光线不足或日温过高时,要维持于18℃以加强催花(诱生花芽)。因为开花时期也要维持叶片生长,低温时期不要太久。在光线不足时,如果气温大于23℃的时间超过24小时,会导致过多的营养生长而损失花苞。
第18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19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为得到适当的叶片与根部发育,需要提供足够光线。过多的光量则导致叶片有烧痕。太低的光量(低于100W/m 2)则导致植株生长停滞、品质不良、花苞发育不当且根部发育不良。适当的光量为2002,在阳光强烈的夏天(1400 W/m2),要使用80~85﹪的遮荫网。
第20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需要具有维持80~90﹪遮荫能力。通常使用遮荫65﹪的固定网与另一组遮荫65﹪的活动网。在具有暴雨的地区,要使用塑料布屋顶以减少病害,并减少雨水对介质的淋洗。(Note:此段内容针对印尼等地的遮雨棚简易设施,并不是讨论亚热带温室)
第21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适当的光量如下:
:5000~8000lux
:8000~15000lux
在终年阳光普遍的地区,光量需求可提高20﹪。但是要注意光线的折射能力,使兰株叶片都得到均匀光线。高光量时要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第22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人工补光对叶片温度、微气候、兰苗成长都有益处,并可减少植株损失。其特点如下:
:促进生长快速并减少兰株损失
:促进成长快速与发育更好
:对花梗与花芽发育有帮助,减少花芽损失,增加品质。
在冬天,蝴蝶兰至少需求12~14小时,3500~4000 lux的光量,因此适合使用人工光源。在有阳光的天气下使用过量光源将引起叶片转成红色,因而导致生长停滞。此外兰株至少维持8小时的暗期以确定可吸收二氧化碳。
第23页,共3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蝴蝶兰为景
蝴蝶兰介绍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