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三大常规
| 工作总结 | 商务报告 | 项目展示| 商务展示 |
参考值:
嗜酸性粒细胞:(E)~5%
嗜碱性嗜细胞:(B)0~1%
单核细胞: (M)3~8%
淋巴细化:
(1)年龄:新生儿出生前↑→出生后↓→生后
15天逐渐降至正常。
(2)性别:男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高于女性。
(3)妊娠:妊娠中晚期→血容量↑→血液稀释
→生理性贫血。
(4)气压:高原居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
性↑。
Hb和RBC测定---临床意义
2.病理性变化
增高: 分为三种情况:
①相对性增高,又称假性增高。
见于休克、严重脱水、出汗、大面积烧伤。
②继发性增高,又称代偿性增高。
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③原发性增高:见于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Hb和RBC测定---减少临床意义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红细胞比容测定(hematocrit,HCT)称红细胞压积----临床意义
HCT:指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比值。
:作为脱水病人的补液依据;
作为判断血液粘稠度的指标。
:各种贫血和血液稀释。
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
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PLT增多: PLT >400×109/L。
①原发性增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继发性增加:急、慢性炎症、IDA、癌症、
急性出血等。血小板多<500×109/L。
PLT减少---临床意义
(2)PLT↓→自发性出血倾向。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再障、白血病、放射性损
伤、骨髓纤维化;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或消耗增加,ITP、SLE、病
毒感染、药物、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先天性因素。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血液被稀释。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
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
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
参考值:
相对数:~ (%-%)
~(2%-6%)
绝对值 24~84×109/L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临床意义
1.作为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①增高:是骨髓造血活跃的标志。
见于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②减少:说明骨髓造血抑制。
见于增生不良性贫血,如再障贫血。
2. 作为贫血疗效观察的指标
①经抗贫血治疗有效时,网织红细胞增高先于RBC和Hb增多。
3. 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1 参考值: Westergen法:
男0~15mm/h; 女0~20mm/h
2 临床意义:
增快:见于①各种炎症;②组织损伤或坏死;
③恶性肿瘤; ④贫血;
⑤凡引起球蛋白增高的疾病等。
其他常用血液检查
出血时间测定: (BT)
1 标本采集法? 2 参考值?
3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哪些疾病?
凝血时间测定: (CT)
1 标本采集法? 2 参考值? 3 临床意义:延长?缩短 ?见于哪些疾病?
出血时间测定(bleeding time,BT)
参考值:>4min为异常(模式法)
临床意义:BT延长见于
①PLT减少性的疾病;
② PLT 增多性的疾病
③
检验科三大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