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课堂 发展大舞台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音乐小课堂 发展大舞台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 音乐教学;多媒体;文学;美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5(A)―0070―01
曾有人用“三大三小”来评价当前学生们尴尬的生存状态: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房屋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学生之所以处在“三大三小”这种矛盾的状态中,既有社会和家长的原因,又与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有着极大的关系。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功利性教育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在全面进行学科整合的要求下,学科之间相互脱节、缺乏整合的弊端还依然存在。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不应只是三尺讲台上的教书匠,更应成为优秀的“导演”、“制片人”,要充分发挥学科整合的功效,把小小的音乐课堂变成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舞台。
一、巧用多媒体,让教学异彩纷呈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如,我在《保护小羊》一课教学中,首先,播放《保护小羊》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音乐的氛围之中。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茂密的森林、一群悠闲的小山羊、三只凶恶的大灰狼” 的画面,把学生们带入到歌曲描绘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学唱和表演的兴趣。最后,播放《保护小羊》歌舞片段,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在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歌曲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
二、寓文学于音乐之中,让音乐“意”深“味”长
缺乏文化底蕴的音乐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在中国古代,音乐向来与传统文学融为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可作曲吟唱;在现代,音乐与文学的联系更为密切。当前音乐教材中所选用的每一首歌曲,都是通过歌词塑造的文学形象和曲调演绎的音乐形象的巧妙结合,从而构成了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其间都蕴涵着文学的成分和词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国歌》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详细介绍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生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歌词的思想性、文学性,并让学生朗诵歌词、欣赏旋律,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寓文学于音乐之中,将文学与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能够让音乐“意”深“味”长,进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展现音乐之美,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音乐的育人价值不容忽视。荀子在其所著《乐论》中指出,音乐“入人也深,
音乐小课堂 发展大舞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