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6最优税制理论.ppt2017-2-2 《税收学》 1第六章最优税制理论 2017-2-2 《税收学》 2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最优、次优与最适税制理论第二节超额负担理论第三节从最适角度比较所得税与商品税 2017-2-2 《税收学》 3 第一节最优、次优与最适税制理论一、最优税制理论: 在福利经济学中, “最优原则”(First- best-Principle )的基本含义是私人部门(市场机制)对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配置效率原则”。 2017-2-2 《税收学》 4 19世纪末期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 Marshall,1842-1924 ),埃奇沃斯( Edgeworth,1845- 1926 ),帕累托( Pareto,1848-1923 ),瓦尔拉斯( Walras,1834-1910 )等的研究结果认为:市场自身足以有效地配置资源。福利经济学认为:如果不存在任何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就能使商品的供求达到均衡,消费者对最后一个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商品边际价格)正好等于竞争性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成本(即边际成本)。这就是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017-2-2 《税收学》 5 然而,存在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失效,需要政府干预,公共部门配置资源。公共部门配置资源如何保证效率?把最优原则推广到公共经济部门,不影响市场机制运转,纠正市场失灵。问题是:税收制度能否符合最优原则? 从效率来看,绝大部分税收不符合最优原则,因为税收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加进了一个“楔子”,即“税收楔子”(Tax Wedge ),使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量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之间产生差额,造成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带来效率损失。 2017-2-2 《税收学》 6二、次优税制理论鉴于最优原则在税制设计中无法实现, 6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把“次优原则”应用于税制建设中。次优原则(Second-best principle )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经济学家里普斯和美国经济学家兰卡斯特提出。次优原则论证问题:在市场存在既定的失灵条件下,如何建立能使这些失灵损失达到最小的优化价格条件。 70年代以来,财税学界再次对如何最好的筹集财政收入这一传统问题感兴趣时,把次优原则应用到了税制建设上。 2017-2-2 《税收学》 7 阿特金森、米尔里斯、戴尔蒙德、费尔德斯坦、斯特恩等经济学家认为:应在维持一定的税收收入的前提下,使税收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达到最小化,从而建立所谓的“最适课税理论”(Optimal Tax Theory )。简单地说, 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收税款的理论。最适课税理论就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所得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学说。 2017-2-2 《税收学》 8 最适课税理论研究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合理搭配问题; 寻找一组特定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最优商品税; 假定收入体系是以所得课税而非商品课税为基础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最优累进程度。 2017-2-2 《税收学》 9 第二节超额负担理论马歇尔式超额负担理论: 价格数量 D S S’=S+T E E’QQ’ P Pd PsFO T?消费者剩余减少 PEE ’ Pd 生产者剩余减少 PEFPs 政府税收为 PdPsFE ’税收超额负担 EE’F结果说明:课税扭曲了消费选择避免税收超额负担方法:对需求弹性为 0的商品征税; 或者:对所有商品征税。 2017-2-2 《税收学》 10 第三节从最适角度比较所得税与商品税希克斯和约瑟夫的理论分析:论证所得课税和商品课税在中性方面的优劣论证问题:所得税和商品税,如何能在消费者福利减少最小的情况下征收? 模型三个假定:( 1)市场完全竞争( 2)储蓄供给和劳动供给是固定的( 3)政府税收既定以下分三种情况分析超额负担理论:
税收学6最优税制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