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巴比伦之囚与古犹太人的民族认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硕士生课程论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世界史年级 20 12级姓名高夏林课程史学理论与方法论文题目巴比伦之囚与古犹太人的民族认同任课教师历史文化学院专家组成绩导师庄万友职称副教授 201 3年1月14日学号: 2012111545 2 巴比伦之囚与古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摘要: 公元前六世纪发生的“巴比伦之囚”事件影响了整个犹太民族发展进程,对此前处于曲折发展的古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起了强化作用。这与“囚虏”时期, 巴比伦统治者对犹太人的相对宽容政策不无关系。公元前 538 年,居鲁士大帝在攻灭巴比伦之后,允许被囚虏的犹太人返回上帝的“应许之地”。犹太人回归后,“巴比伦囚虏”时期逐渐形成的民族认同意识充分的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与撒玛利亚人的斗争, 犹太会堂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以及圣殿重建,《托拉》正典部分的最终形成。这样以“只忠于一位神,一本书,一种信仰”①为特征的特殊民族在历史上形成。本文主要探讨“巴比伦之囚”在古犹太人民族认同意识形成中的作用。关键词: 巴比伦囚虏古犹太人民族认同前言目前学术界对犹太人文化习俗、宗教、民族史研究的较为深入,但是对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历程研究的较少,对于“巴比伦之囚”在古犹太人民族认同意识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南京大学的徐新教授所著的《犹太文化史》[1]和《犹太人的故事》[2]中少数段落可见“巴比伦之囚”事件对犹太民族的意义,但其只是从对犹太人的“回乡观”、犹太民族宗教意识的增强方面来说,对返乡之后的犹太人只涉及到圣殿重建和内部宗教肃整, 而对“巴比伦之囚”给犹太人的民族认同带来的影响论述的不够完整、全面和深入。英国学者塞西尔·罗斯著《简明犹太民族史》[3]对犹太民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并阐释了其独特的见解。他指出“犹大的流亡者们并没有失掉他们的自己独特个性”, 并且在圣殿的重建过程中拒绝接受“以色列残部”的援助,认为其原因是基于他们的民族性和宗教性合二为一的信仰。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巴比伦囚虏”发生之前和“返乡”之后,犹太人在民族认同意识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与其他民族的不同之处,可以说“巴比伦之囚”对于此前曲折发展的犹太民族的认同意识起了强化作用。但是作者许多论述不够全面,在关于《托拉》正典部分的形成的论述表现的尤为明显。 L·布拉恩所著《犹太民族史》[4],在了解“巴比伦之囚”发生的背景和巴比伦统治者的政策方面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文献资料,尤为重要的是提到了“巴比伦之囚”之前犹太人的先知的预知作用。但是作者并没有对“巴比伦之囚”在犹太人民族认同意识形成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张春华著的《一路坎坷犹太人》[5],对于了解犹太人的的苦难历史、宗教文化、民族节日和民族智慧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朱子仪著的《流亡者的神话—犹太人的文化史》[6]对于了解犹太人的发展史和历史上的反犹主①徐新: 《走进希伯来文明》,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1 年,第 2 页。 3 义的缘由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中的“巴比伦之囚与犹太教圣火”一章中认为①“巴比伦之囚”时期充满了犹太人“血和泪”,但它却使流亡者进行了群体的反思,犹太教的一神性信仰也大大加强。但是只是指出犹太民族的特性,并没有对其民族认同方面进行阐述。此外,加百尔等著的《圣经中的犹太人行迹》[7],肖宪、张宝昆著的《教育立足的民族和

巴比伦之囚与古犹太人的民族认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7-0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