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文综历史中国古代思想专题复习.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思想
我仁;
我义;
我以柔克刚;
我顺其自然;
把他们全抓了。
战场上见高低!
孔子说:
荀子说:
老子说:
庄子说:
韩非子说:
孙子说:
应运而生
初步发展
春秋
演变线索
魏晋南北朝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面临挑战
隋唐
新发展
明清之际
新体系—理学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阶级(维新派)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阶级(激进派):
中国共产党: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中国共产党:
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辛亥革命后----继续受冲击,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
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后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概念:“百家”虚指,以形容学派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争鸣”是指当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他们互相诘难,彼此吸收融合。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
1.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怎样? 该时期,中国阶级结构如何?
②社会大变革(奴→封)
具体原因:
“诸子百家”局面的出现
背景:
①战乱
地主阶级地位提高
教育发展(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铁器牛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
阶级关系:
思想文化:
经济:
政治:
分封制瓦解;各国改革
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春秋
儒家
战国
春秋
战国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思想家
政治理论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尊称“万世师表”“至圣”。
孔子和早期儒学

高考文综历史中国古代思想专题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