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淮南市2021年度德育论文评选
惩罚教育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凤台县桂集中学 徐景功 **********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鼓励教育、赏识教育呼声甚高。惩罚教育似乎是悬在老师头上的一把双刃剑,一直困惑
2
淮南市2021年度德育论文评选
惩罚教育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凤台县桂集中学 徐景功 **********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鼓励教育、赏识教育呼声甚高。惩罚教育似乎是悬在老师头上的一把双刃剑,一直困惑许多一线教育者:是否有必要运用,是否违法,如何运用?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际,浅谈一些真实想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关键词:惩罚教育 德育困惑 双刃剑
基层学校德育现状
教育界普遍倡导鼓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老师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义务教育法》规定制止体罚学生,《老师法》规定对于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教育工作者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许多老师对惩罚教育避而远之,加上新闻媒体不时报导老师滥用惩罚使学生伤亡而受到法律惩罚的事件,更使老师谈“罚"变色。(精品文档请下载)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品德差,打架闹事,讹诈钱财,辱骂老师的事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厌学贪玩,不完成作业,上课讲小话、玩游戏、睡大觉、逗打,经常发生;逃课上网,逃学早恋不乏其人。老师要搞好教育教学,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但光凭老师的赏识教育、思想教育、批评教育是不行的。
3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假设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 孙云晓说:“老师在提倡褒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无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好的教育。”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让孩子感到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惩罚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精品文档请下载)
惩罚教育的法律困惑
我国对于教育惩罚,缺乏法律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准体罚学生'《老师职业道德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但是在我国,无论是国家的教育法还是老师法,无论是学生守那么还是学生行为准那么,都没有明文规定对于学生的什么行为应该进展怎样行为类的惩罚,也没有明确的详细操作细那么。(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受制于社会、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如履薄冰。对惩罚采取不作为的态度,这实际上是老师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自保措施。(精品文档请下载)
惩罚教育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和自信,惩罚更能激发和培养孩子的自我矫正,自我更新的勇气和力量。
1、惩罚教育要以尊重为前提。“褒扬要郑重,批评要慎重。”惩罚学生是为了学生更加安康地成长,而不是为了发泄个人的私愤;不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要让学生明白,
4
“不管怎样,老师都是为我好"。惩罚绝不等于体罚和变相体罚,更不是心灵伤害和人格歧视,惩罚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觉得难堪,打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越要惩罚,越要尊重。(精品文档请下载)
2、惩罚教育要及时原那么。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潜在的善。
凤台县桂集中学徐景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