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舆论、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舆论与舆论监督李卓钧《新闻理论大纲》舆论舆论监督舆论定义:舆论是一定的集合体的内大多数人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舆论是人类社会必然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舆论构成要素:公众、事件(关系的舆论主体切身利益、引起较多关注、新鲜) 、意见舆论的性质: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的集合, 是社会评价的一种, 是社会心理的反应; 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众事务为指导舆论的特性: 1 、集合性舆论是大多数人集合意见,而不是某个单个人的意见;舆论这种集合意见是在个体意见相互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某些代表性的个体意见强烈地启发、制约或者推动集合意见的形成或发生变化 2 、倾向性任何舆论都是针对某一事物所作的评价;这是由于特定的利益和政治、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的倾向性,在面对人类共同利益时可以有共同的舆论 3 、现实性舆论是对现实问题的评价;只有当前生活中的矛盾才会更多的给人们带来利益上的影响,才会成为议论的中心 4 、自主性舆论的主体参与舆论活动,对事件发表看法是完全自觉自愿的 5 、公开性舆论是一种公开表达的意见舆论的作用: 监督、咨询、调节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可避免的收到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他们的行为都要向舆询; 然后根据舆论的评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舆论的双面性及其衡量标准双面性: 舆论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 但公众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因素的制约, 这种集中意志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是正负双向的,存在质量高下之分,无好坏之别标准: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结果等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定义: 是指公众利用各种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物和社会现象以及国家公务人员和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所实施的检查、评定和监督舆论监督的地位:1 、舆论监督室社会监督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 2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自我调节、解决矛盾) 3 、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大多数人的意志决定政治发展方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 新闻事业舆论监督新闻事业与舆论形成的关系: 舆论形成的条件: 1 、人们能否获得关于事态和事件的充分的信息 2 、人们能否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的运用语言和文字来展开争论与新闻事业相关: 1 、新闻事业的主要活动内容和基本的功能是向人们传播新闻、提供信息 2 、新闻事业是人们表达意见、交换意见的场所新闻事业对舆论的影响和引导: 新闻事业促成舆论的形成, 而且还通过反映舆论是自己成为舆论的代表;同时又对舆论施加影响具体方式: 1 、有选择的报道社会上所发生的某些事件,吸引人们的关注,为形成某种舆论提供依据和材料 2 、发表新闻评论或理论文章,阐明某种观点或立场,以影响和引导舆论 3 、发表经过选择的有关人士和群众的谈话、来信,提供多方面的意见,用群众的观点影响舆论运用新闻媒介展开舆论监督的原因(重要作用) 1、新闻舆论监督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迫使非法乱纪者改过自新,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 2、能够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治腐败行为和一切不正之风 3、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密切党群联系 4、新闻的舆论监督提现了我国媒介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我国新闻媒介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性质) :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重点是解

舆论、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