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学问点总结
第七章 力及运动学问归纳
1.牛顿第肯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肯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此不能用试验来适漂移、悬浮)
7.浮力利用
(1)密度计:在多种液体中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大小不变,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2)潜水艇:通过变更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章 机械及人学问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围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阻力臂。其中力臂: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间隔 。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F1L12L2 或写成 。
4.三种杠杆:
(1)省力 (F1>F2) 杠杆:平衡时, L1>L2。特点是省力,但费间隔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劲 (F1>F2) 杠杆:平衡时, L1<L2。特点是费劲,但省间隔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L12)杠杆:平衡时, F1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劲。〔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变更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变更动力方向,要费间隔 .(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运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8.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间隔 。留意:当力的方向及挪动间隔 垂直时,不做功,如提着东西在程度面上行走时向上的提力不做功。
9.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间隔 (s)的乘积。〔功=力×间隔 〕
10. 功的公式:;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11.功的原理:运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干脆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运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2.斜面: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马路也是斜面〕
13.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1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总
W总= , W有= ,做额外功的对像:动滑轮的重力,滑轮转动的摩擦,绳重。η必定小于100%。
15.一个物体可以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16.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7.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