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新星 袁高明.doc1 中医新星袁高明中医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应该无人怀疑。一个 80 后中医名震杏林,已然是中医高手,怀疑则是必然的。传统的中医大夫形象通常是仙风道骨, 须眉皆白, 语调舒缓却字字珠玑。“老中医”这个字眼, 虽指的是年龄, 但更多的是资历和信赖,“老中医”就是“阅人无数,手到病除”的代名词。所以,当中医袁高明,这个出生于 1980 年的年青医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时,我们也一样心存狐疑。湖南是神奇之地, 物华人杰。说湖南人左右了近现代中国历史, 怎么也不为过。曾国藩、毛泽东、胡耀邦,一个个影响时代的人物横空出世, 难以历数。但是湖南中医中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湖南中医为中国中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医名家的摇篮之一, 神龙本草的主人翁神农生活在湖南、医圣张仲景曾经在长沙悬壶济世。湖南有浓厚的中医文化底蕴,培养了一代有一代中医名家。湖南的地理条件、自然植被和人文基础是湖南中医中药一家独大的最重要原因。袁高明医生,就是潇湘大地哺育出在中医中药界正在升起的一颗新星。这个出身于湘中山区的中医世家之子, 自幼就在祖父的带领下采集草药, 10 岁时, 就可以认知 100 多种药并能泡制常用草药。其祖父袁木庭老 2 先生, 是远近闻名的祖传中医, 家有良田千亩, 但终生孜孜不倦地采药治病, 造福乡里。旧时代的中国, 人民赤贫, 袁家不得不更多地摸索不用药, 或少用药的方法治疗病人, 以减轻病患的负担, 由此, 袁家的正骨推拿医术却得以大获推崇。袁高明医生本名袁帮国, 有同辈堂兄弟 6人, 由于自幼表现出对中医中药的慧根,祖父决定选择他作为传人,更名为袁高明, 寄望他能够传承祖业,成为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袁家在中医骨伤、体表肿瘤(时称无名肿毒) 、妇科杂病方面医术独到,袁高明医生尽得真传,并拥有了丰富医疗案例。家学固然可贵, 但仅仅来自民间的医术对袁高明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医来说还远远不够,海纳百川才有其“大”,博采众长才有其“容”。袁高明决定走进中医的高等学府。他先是考进了位于湘西的吉首大学中医针灸推拿专业, 拜吉首大学的刘开运名师为师, 完整掌握了刘老师的四项绝技,即:针、药、小儿推拿、成人推拿。在吉首的时光, 也让袁高明有机会就地借鉴学习了苗族和土家族的传统医药。学习, 实践, 再学习, 再实践。每一次重复, 都会让认知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是人类进步的真理。中医也不例外。学院式的培养, 让这个民间世家子弟插上了科学的翅膀, 他会飞得更高。结束了吉首大学苦读之后,袁高明来到了深圳蛇口人民医院中医科, 成为了一名专业医生。在著名针灸专家刁利红博士的严格(有时是严厉) 培养下养成了良好的临床习惯, 又快又好地处理病人, 最忙时, 一天诊治过 130 个患者。 3 给刁博士做助理的 3 年,改变了袁高明的人生轨迹。刁博士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发现了这个后生的潜力,郑重地对他说, 我能教谕你的,已经教完了,你应该更上一层楼。刁博士把袁高明推荐给了自己的师兄――湖南中医药大学的范伏元教授。范教授领衔的风湿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教授本人以精于辩证施治闻名遐迩,是少有的将现代医学知识和中医传统理论成功结合的学者。袁高明考取了范伏元教授的研究生, 选择了“风湿疼痛”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学习, 实践, 是中医研究进取者的永恒之路。袁高明在这条路上勤奋而踏实地行进着。他先后
中医新星 袁高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