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复习指南(重庆理工大学)
通信原理复习指南(重庆理工大学)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考题类型:
1、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cos(104пt) ,进行单边带SSB调制,试确定该单边带信号的表达式,并画出频谱图。 第六章 例题
已知一基带信号m(t)= cos2πt+2cos4 πt, 对其进行理想抽样: (1)为了在接收端能不失真地从已抽样信号ms(t)中恢
复m(t),试问抽样间隔应如何选择?
(2),试画出已抽样信号的频谱图。 例一:
设信号f(t)=9+ACOSωt ,其中,A=10V。若被均匀量化为40个电平,试确定所需的二进制码组的位数N和量化间隔Δ 。 例二:
对于一个8bit均匀量化器范围为-1~1V,试确定量化器的量化间隔Δ的大小。
例:设输入信号抽样值Is=+1260Δ(Δ为一个量化单位, 表示输入信号归一化值1/2048),采用逐次比较型编码器, 按A律13折线编成8位码C1C2C3C4C5C6C7C8。
解 编码过程如下:
(1)确定极性码C1:由于输入信号抽样值Is为正,故极性码C1=1。 2) 确定段落码C2C3C4:
,段落码C2是用来表示输入信号抽样值Is处于13折线8个段落中的前四段还是后四段,故确定C2 IW=128Δ
第一次比较结果为Is>IW, 故C2=1,说明Is处于后四段。 C3是用来进一步确定Is处于5~6段还是7~8段,故确定C3 IW=512Δ
第二次比较结果为Is>IW, 故C3=1,说明Is处于7~8段。 同理, 确定C4的标准电流应选为
IW=1024Δ
第三次比较结果为Is>IW,所以C4=1,说明Is处于第8段。
经过以上三次比较得段落码C2C3C4为“111”,Is处于第8段,起始电平为1024Δ。
3) 确定段内码C5C6C7C8:段内码是在已知输入信号抽样值Is所处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示Is在该段落的哪一量化级(量化间隔)。参看表 可知,第 8 段的 16 个量化间隔均为64Δ,故确定C5的标准电流应选为
IW=段落起始电平+8×(量化间隔) =1024+8×64=1536Δ
第四次比较结果为Is<IW,故C5=0,由此可知:Is处于前 8 级(1~8量化间隔)。
同理, 确定C6的标准电流为
IW=1024+4×64=1280Δ
第五次比较结果为Is < IW,故C6=0,表示Is处于前4级(1~
4确定C7的标准电流为
IW=1024+2×64=1152Δ
第六次比较结果为Is>IW,故C7=1,表示Is处于3~4
最后,确定C8的标准电流为
IW=1024+3×64=1216Δ
第七次比较结果为Is>IW,故C8=1,表示Is处于序号为4的量化间隔。
由以上过程可知,非均匀量化和编码实际上是通过非线性编码一次实现的。经过以上七次比较, 对于模拟抽样值+1260Δ,编出的PCM码组为 1 111 0011。
它表示输入信号抽样值Is处于第 8 段序号为 4 的量化级, 其量化电平为1216Δ,故量化误差等于44Δ。顺便指出,若使非线性码与线性码的码字电平相等,即可得出非线性码与线性码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编码时,非线性码与线性码间的关系是7/11变换关系,如上例中除极性码外的7位非线性码1110111,相对应的11位线性码为**********。
例: 设码组的8位码为11110111,求该样值量化电平为多少? 解:
C1 =1
通信原理复习指南(重庆理工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