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徐州某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 建筑设计篇: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3、《住宅建筑规范》(G9#楼、10#楼、11#楼、12#楼、13#楼底部设置全埋式地库,平时作为停车库使用,战时作为本小区人员掩蔽所。2#楼、3#楼、4#楼、6#楼、7#楼、8#楼一层为地上半埋式车库。
4 / 14
2、地下车库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并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规定进行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4000 m2 汽车安全疏散口共2个,人员疏散距离<60m。
3、地下室的空调机房、变配电室、发电机房、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均用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按规定设有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隔墙上的门为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发电机房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每个地库均设置两出入口和作为人员疏散的通风口。
六、节能设计:
1、在设计上,尽量利用自然的条件,减少对人工环境的依赖,唯因新沂地处寒冷地区,人工及机械辅助的室内环境仍是必需的。设计上有以下原则:
2、尽量引入天然光线,减低对人工照明的依附;
3、减少太阳于夏季直接照射的热能效应,反之尽量利用冬季的太阳热能;考虑在住宅阳台位置
4、住宅楼采取了下列的方法及设计手法以达至上述的原则:ﻭa、朝向
所以住宅均为南向,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线,外墙以实墙面为主, 从而减少空调的消耗。
b、引入绿化
为了体现建筑的生态性,同时改善居住环境,本小区设计了中间部位的2 层的屋顶花园平台及屋顶空中花园,与城市绿化带共同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生态绿化体系。
c、利用自然光
本项目使用了透明的中空玻璃以尽量使自然光线达至室内。
d、自然通风
有机地安排窗户、天窗、阳台等,利用热气上升流动的原则以增加空气流通。
█ 结构设计篇
一、 设计依据:
1、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文件
2、有关国家规范及规程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3—2001)
1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14、《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江苏省标准) (DGJ32/J 16-2005)
1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
二、设计荷载:
1、风荷载:新沂地区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35KN/ m2,50年一遇基本雪压为
4 / 14
/ m2
2、楼屋面主要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 (KN/ m2)
住宅走廊、楼梯 2.0 KN/ m2
厨房、厕所 KN/ m2
挑出阳台 KN/ m2
消防楼梯 KN/ m2
电梯机房 7.0 KN/ m2
卧室 KN/ m2
上人屋面 KN/ m2
不上人屋面 KN/ m2
停车场 KN/ m2
商 场 3.5 KN/ m2
消防车通道(单车30T) 35 KN/ m2
注:人防设计时,有关人防荷载另外考虑。
结构概况: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新沂市新城区,占地52671.12 m2,地块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北京路,交通十分便捷,由小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及配套功能房等组成,最高层数为26层,小区内局部塔楼部分设有全埋式地下室和半埋式地下室。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面粗糙度为C类,抗震设
某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