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颠覆你对未来的想像
专家名片
田溯宁:本科毕业于辽宁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德克萨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联想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亚信科技董事长、美国哈佛商学院顾问委供个性化的医疗。比如有这样一家公司,你将唾液、尿液每天用盒子接一下,把所有的指标记录下来,传到手机上;类似还有新的应用项目,把手放在手机上,对着眼睛照几张照片,血糖等数据监测就能随时做到。当这些数据能够获得之后,人的很多疾病实际上是可以预防的。当数据可以与人分享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今天计算机有能力把我们大量的行为放到非常便宜的云上记录下来,这样大数据时代就开始了,对我们个体的身体状况能够有大量的了解、预测。
我们怎么认识到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我觉得用简单的“变革”还不足以形象地描述,应该用类似“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这样的词,或“新边疆”这样的词去形容,才能理解近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从20世纪60年代进入企业,70年代进入个人使用领域,后来计算机深入我们的社会,带来互联网时代,如今这个最辉煌的时候已经到来。它将在各个方面改变人们工业革命后两三百年来固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业务模式,它更具有重塑社会、重塑未来竞争模式的力量。
此数据与彼数据有何不同
到底大数据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知识产生数据,数据其实早就有了,但为什么如今要叫“大数据”呢?过去最早的数据产生还是从结绳记事算起,后来产生了文字。计算机数据0、1是结构型的数据,它能记录你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它在过去三四十年间处理的都是结构型数据,相比大数据是小数据。
数据从结构型数据发展出另外一种类型——交流型数据。它的出现源自互联网,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社交网络的组建出现了所谓的非结构型数据,或者叫交易型数据。这些数据的量比过去的不知道大了多少倍。第三类数据就是互联网化产生的数据,比如我们的摄像探头、手环、智能化的桌子、电冰箱所产生的观测型数据。未来大数据实际上是由这三种类型构成的——结构型数据、交流型数据和观测型数据。第一种数据存在了六七十年,第二种数据交流型数据是这一二十年出现的,观测型数据则是刚刚开始。到了大数据的时代,人类进入了海量的数据无处不在的时代。
但人们对大数据时代概念的理解仍然不是特别清晰,如今我们也只是看到了开启这个时代的可能性。大数据对整个社会的变革刚刚看到端倪,就像刚刚看到新大陆的时候,除了看到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物种,没有想到橡胶跟工业革命有关,烟草能改变整个人类社会行为,发现新的食品能使人类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所以我们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大数据时代,,还处于冲击和困惑的阶段。
另外一方面,对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变革,我们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准备好,在这样的时代,什么样的计算机网络、什么样的芯片、什么样的服务器、什么样的存储、什么样的通讯网络才能支持这么大的数据,我们都还没有准备好。原来的电话数据存3个月就因为存不了而被遗弃,但现在数据是资产,不能扔,然而要存到什么地方去、怎样以最低的成本存下来都是问题。大数据时代企业的竞争往哪个方向走,这才刚刚开始。
新时代迎来新机遇
现在企业开始提出
大数据,颠覆你对未来的想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