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docx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新版《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标准解析
黄 辉
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已于2011 两者重要差异对照见表1:
表1 新旧标准对重大危险设定的异同
序号GB 16899—1997GB 16899—2011
1机械危险机械危险
2电气危险电气危险
3导致热危险辐射危险
4由噪声导致的危害火灾危险
5振动产生的危险设计时忽视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
6辐射产生的危险控制电路失效产生的危险
7由机器排出的、使用过的
或加工过的材料和物质产
生的危害
运行期间断裂或破裂
产生的危险
8在机械设计中忽视人机工
程所产生的危害
滑倒、绊倒和跌倒的
危险
9危害组合该类机器特有的危险
10由于能源供应故障,机器部件的破断和其他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危害
11供电故障 在1997版标准中序号3、4、5、6、9并没有实际内容。相同的危险名称,其内容也不相同,比如“2 电气危险”,1997版标准包括:电气触点、静电现象、热辐射、电气设备上的外部影响。2011版标准包括:人体与带电部件接触、间接接触、不适当的紧急停止开关、电气器件的装配错误、静电现象、外界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四、关于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建议
对于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新标准在附录H有明确规定。
附录中提供了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理论上在1h内能够输送的最大人数,供设计者在设计流量时考虑。并且还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进行了定义,以供设计者和业主在设计时考虑。
本附录与上一版本的标准有以下不同:
1.最大输送能力有所减少,其主要原因是考虑乘客使用手推车、携带行李箱等因素,其减少的系数为0.8。
2.规定梯级宽度大于1.0m的自动人行道,理论最大输送能力同梯级宽度1.0m的相同,其原因是宽度超过1.0m的自动人行道,由于使用者需要抓紧扶手带,其输送能力不会增加,增加的宽度主要目的是确保购物车和行李车的使用。
3.即使提升高度低于6m,建议也安装附加制动器。
五、梯级和踏板踏面、梳齿支撑板与盖板表面防滑性能的测定
新标准“附录J(资料性附录)梯级和踏板踏面、梳齿支撑板和楼层板表面防滑性能的确定”的内容在1997版标准中没有,属于新增内容,新标准对梯级和踏板踏面、梳齿支撑板和楼层板表面的防滑提出了要求。内容采用德国工业标准DIN 51130《地板覆盖物的试验 防滑性能测定 有滑跌危险的工作间和工作区、踩踏法、斜坡试验》,由德国标准化研究所的材料检测标准委员会和德国标准化研究所的塑料标准委员会共同颁布实施。
根据在一定范围内测量决定的平均倾斜角度,将试验材料划分为五个防滑等级。该等级是判断防滑性能水平的基准,其中R9代表最低的防滑性能,R13则是最高的防滑性能。根据角度范围而划分的防滑等级如表2所示:


表2 倾斜角度平均值与防滑等级对应表
平均值防滑等级
6°到10°R9
10°以上到19°R10
19°以上到27°R11
27°以上到35°R12
大于35°R13
六、梯级踢板静载与梯级、踏板扭转的试验
新标准5.3.3.2.2对梯级踢板的刚度和强度有具体要求:当向踢板表面施加1 500N的力时,踢板的变形应不超过4mm,且应无永久变形。本条款在前版标准中仅要求梯级踢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实际使用中梯级踏面和踢板两个面均直接面对使用者,存在着使用者(或物件)的外力意外作用在梯级踢板上的情形,如果梯级踢板强度不足或变形过大均会产生危险(使挟挤进梯级之间造成伤害的风险加大),所以增加对梯级踢板表面强度的具体要求是非常必要的。需要留意的是该试验应在试验室进行,该变形是指踢板表面受力后的相对变形,而不是在安装完毕的整梯上试验时,整个梯级的位移也计算在内。
新标准与前版标准相比在动载试验内容中增加了对梯级、踏板扭转试验的要求。动载试验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模拟实际使用的最恶劣工况,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实验室验证梯级或踏板的实际性能(可靠性试验)是否足够可靠,试验示例见附录F。
该可靠性试验主要是针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