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术后水化治疗的护理 (2)
本讲稿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冠脉造影术
概念
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侧枝循环状况等的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
本讲稿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冠脉造影术后水化治疗的护理 (2)
本讲稿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冠脉造影术
概念
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侧枝循环状况等的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
本讲稿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本讲稿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本讲稿第四页,共二十七页
适应症
对药物治疗中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及考虑介入性治治或旁路移植手术。
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中老年病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疑有冠心病而无创性检查未能确诊者
本讲稿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手术方法
用特形的心导管经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送到主动脉根部,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显影。
右冠开口
左冠开口
主动脉瓣
本讲稿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主要操作步骤
桡动脉→ 肱动脉→锁骨
下动脉→头臂干→升动
脉→主动脉根部→左右
冠状动脉口(主要)
股动脉→ 腹主动脉→ 降
动脉→ 主动脉根部→ 左
右冠状动脉口
本讲稿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假性动脉瘤
股动静脉瘘
前臂血肿和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造影剂肾病
冠状动脉穿孔和心包填塞
血管迷走反应
本讲稿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就是指患者在行放射学造影处理后, 没有其他原因影所出现的急性肾功能衰退。而目前在对造影剂肾病进行预防处理时,水化治疗得到了医学界各类人士的广泛认可。
本讲稿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水化治疗
目前,对造影剂肾病患者进行预防处理时,水化疗法是最佳的处理方式之一。 水化疗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口服水化, 另一种是静脉补液水化。
本讲稿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饮水水化
①自由饮水,告知患者饮水的相关目的,让患者在无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多饮水,1 天内的总饮水量不能超过2000ml,对于单位时间内的饮水量不做特殊要求。该方法适用于β2微球蛋白正常或偏高以及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②强化短期内的饮水: 告知患者饮水的目的,同时要求患者在术后3小时内,每小时饮400—500ml,此后24小时的总饮水量不能超过2000ML。 该方法适用于β2微球蛋白正常或偏高以及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静脉补液水化
是指在对患者注射造影剂前4小时到造影剂注射后24小时,%氯化钠溶液100ml,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等造影剂肾病的高危人群。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水化治疗护理
冠脉造影术后静脉水化护理
冠脉造影术后饮水水化护理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冠脉造影术后的深静脉水化护理
1)在对患者行造影术后,应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病情观察,倾听患者的讲述, 强化巡视力度,利用尿标本检测来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适当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必须对患者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
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2)保持良好的静脉通路,并对患者给予500ml,%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持续滴注,告知患者静脉补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冠脉造影术后的饮水水化护理
1)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告知患者饮水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鼓励患者多饮水,1天内的饮水量必须大于1500ml,每次饮水以患者不出现腹胀情况为最佳。
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2) 强化排尿护理: 由于患者在行造影术后需要大量饮水。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 一定要指导患者正确排尿, 避免患者出现术后伤口出血的情况。
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
研究新进展
不同年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效果观察研究
水化治疗能有效预防不同年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但需针对老年人代谢特点,进行持续少量多次饮水,以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伤。
高瑞雪,不同年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9,24(17):25-26
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不同水化方法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及护理
1)与常规治疗相比,充分水化可明显改善患者介入术后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2)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两种水化治疗方案均能预防和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脉造影术后水化治疗的护理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