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及呼吸机治疗简介
本讲稿第一页,共四十七页
序言
呼吸机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时用以替代或辅助呼吸功能使机体维持正常气体交换的装置。
其作用:
1呼吸支持,迅速有效纠正缺O2、CO2积存;
2原能能否满足该病人的需要(既解决通气又不干扰其生理)
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一)间歇正压通气(IPPV)
是一种定容或定压型呼吸机产生的机械通气方式。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极微弱者,否则易致人机对抗。
需预调IPPV频率、吸气时间、吸气平台时间、气道峰压,否则易致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
注意:此种机型多设计有“叹息通气”装置(SIGH)目的在于预防肺萎陷、肺不张,有肺大泡者慎用。
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
(二)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PPV)
由病人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来提供正压通气。
需预调触发敏感度、(吸气负压),IPPV频率、TV、(定容式)或压力(定压式),当自动呼吸不能触发呼吸机时,呼吸机就自动按预调值进行IPPV。
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三)间歇指定通气(IMV)
相当于自主呼吸+IPPV。又分为单纯IMV和同步间歇指定通气(SIMV)前者易出现人机对抗,后者预调好间隔时间及通气量。
SIMV优点:
1、自主呼吸和IPPV有机结合,可保证有效通气。
2、利于呼吸肌锻炼,为撤机作准备.
3若PaCO2过高或过低,病人可由自主呼吸来调整.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
SIMV适用于
呼衰早期
与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同用,治疗ARDS
逐步减少SIMV的频率和量,锻炼呼吸肌,为撤机作准备.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四)分钟指定性通气(MMV)
由微电脑控制具自动分析功能的呼吸机,才有MMV功能。用于通气不稳定的病人以保证其获得恒定的分钟通气量。
即:
MMV=MVs+MVm
=TVs×Fs+TVm×Fm
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
MMV
优点:
1、使用过程中病情变化,出现通气不足或呼吸暂停时,不会导致急性缺氧和CO2积存。
2、服用镇静剂止痛剂等呼吸抑制剂时,不会造成急性通气不足。
3、可保证从机械通气到自主呼吸的平稳过渡。
4、自动调节,省力。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MMV
注意点:
1、自动呼吸过浅过频TVs太少者,易误导计算机,使肺泡通气严重不足—缺O2
CO2积存。
2、当前病人自主呼吸特别旺盛使MVs很大,但突然暂停时,原记录数据未能及时改变即使想强制通气也无法启动——短时窒息。
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
(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利用呼气端的限阻活瓣等装置,使呼气末期气道压大于大气压的一种通气方式。使肺泡膨胀、小气道开放,增加功能残气量,延长氧合时间,并利于CO2排出。
适用于:
低O2血症,尤其是ARDS
肺炎肺水肿,除增加供氧外并助消水肿
预防治疗术后肺不张
COPD(慢阻肺)患者,支撑小气道、助排CO2
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
PEEP
注意点:
PEEP使平均气道压、胸肺内压升高、回心血量减少、肺血管阻力增大,故,严重循环衰竭、低血容量、肺气肿、气胸、支气管胸膜瘘者禁用,肺大泡者慎用。
PEEP控制在10cmH2O以下,一般成人为4—6cmH2O
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
(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吸气期和呼气期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的一种通气方式。
吸气期,恒流正压气流大于自主吸气气流,使TV增加吸气省力,病人舒服。
呼气期,气道内保留正压,起PEEP作用。
适用于呼吸中枢功能正常,有自主呼吸的病人,主要是肺内分流增加致低氧症者。
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七)高频喷射通气(HFJV)
有高频率、低TV的快速气流喷入病人气道和肺内供给氧排出CO2的一种通气方式,此类呼吸机又称为高频喷射呼吸机。
喷射频率100—400次/分,多为100—150次/分。
—3Kg,一般1—。
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
HFJV
注意点:
1、喷嘴与气道连接不能密闭(经射流带入空气、排出CO2、不提升胸肺内压、不影响循环、通气同时可吸痰或气道检查。
2无法测量TV、MV、气道压。
3喷入气不能加温加湿,分泌物多、干结。
4氧合容易,CO2排出相对困难。使用时间不宜太长,应作血气监测。
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HFJV
适用于:
气管插管困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胸膜瘘、气胸、双腔插管麻醉单肺通气不足以维持PaO2正常时。
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
(八)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吸机完全由病人的Rf、吸呼比控制,只需预设通气压。
病人一吸气
呼吸机及呼吸机治疗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