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执教者:唐洁
一、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课文的第4—6自然段,能分别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执教者:唐洁
一、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课文的第4—6自然段,能分别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海底世界是个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微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海洋的资料(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风光奇异、物产丰富)
(二)、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到了 海底世界是多么神秘而有趣啊,波涛汹涌的海面下是宁静的海底,宁静的海底中竟有动物在窃窃私语,静中有声(板书
:风光奇异)。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这海底的丰富的物产资源。(精品文档请下载)
1、海底世界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如此神奇,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想不想去探究一下,这些动物是怎样活动的?我们来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精品文档请下载)
2、自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板书:动物)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动物?(精品文档请下载)
3、下面请你细细地去读,看看这些动物都有什么活动特点?你喜欢哪种动物就多读读写它的句子,等会给大家介绍。(精品文档请下载)
(1)海参
生读
A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4米有多长?4米对于我们来说几秒就可以跨越,可是它却能爬上一个小时,说明什么?(速度慢)老师把这个句子变一下,请你们读一读,看哪个句子更好?(精品文档请下载)
B如: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速度很慢。
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通过这些数字能让我们更详细地理解它的速度到底有多慢。)
C这样用数字来详细说明某样事物的说明方法,就叫-—列数据。
你看,作者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就让我们更详细更清楚的理解了海参爬行的速度有多慢.
D下面谁愿意再读一读这句话,把它的特点读出来.
(2)梭子鱼
1、除了海参,还有哪种动物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也用了列数据的方法?(出示梭子鱼的句子)
2、“游几千米”从这儿能感受到什么?(速度快)还从哪儿感受到速度快?(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精品文档请下载)
坐过火车吗?给你什么感觉?(快)
3、这梭子鱼的速度真是让人惊叹,堪称是一位游泳健将了。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来感受梭子鱼的速度快吗?自读,齐读。(精品文档请下载)
(3)乌贼和章鱼
其他动物呢?(生读)真是有趣的动物,还有谁想读?(指名读、男生读)
(4)贝类
谁来介绍一下贝类的活动方式?“巴”是什么意思?(贴、吸)贝类自己不动,紧紧地贴在船底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