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途过敏”一例
1临床资料
患者张某某女47岁因子宫肌瘤术后第6天,一直用青霉素预防感染,为了提高疗效,增强抗菌效果,于2009年5
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途过敏”一例
1临床资料
患者张某某女47岁因子宫肌瘤术后第6天,一直用青霉素预防感染,为了提高疗效,增强抗菌效果,于2009年5月21日10:10am做氨苄青霉素皮试为阴性,于10:30Am静脉输注5%,于12N输玩,无不良反应,于当日4PM患者诉双上肢、头、耳后、颜面部瘙痒,当班医护人员未在意,半小时后患者诉全身瘙痒、胸闷、气促、面及四肢
麻木,表现为烦躁不安,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脉速122次/分,血压下降70/50mmHg,℃,立即行氧气吸入4/升同时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静脉滴注10%,七分钟后症状渐渐好转,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经积极抗过敏治疗与护理,病人转危为安,于术后11天痊愈出院。
2护理体会
,应随时警惕半路袭来的“杀手”。
“中途过敏”现象应引起我们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每次注射应严密观察,做好急救准备。
,对于病人的任何不适都应重视。
,做到心中有数。
。
参考文献
[1][M].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
作者单位:442004十堰市西苑医院
-全文完-
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途过敏一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