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生世界名著读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多读书读好书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如果读完一本书之后,一点感悟和心得都没有的话,那么恐怕并没有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有所感悟,所以记录下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学习。希望以下的名著读后感对您有所帮助 !

我耳旁。一个人把生命都压了上去,与敌人做殊死的博斗,能不算英勇吗 ?我想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义的使者。
在人的一生中随时随地都存在这股破坏力量,人生是不停地循环着的,喜剧的落幕,不就是悲剧的上演 ; 悲剧的落幕,也就意味着喜剧的再度登常老人将大马林鱼杀死看似是完美的结果,但同时他还在“酝酿”这自己的悲剧。鲨鱼的袭击,就是应得的报应。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无论追求的东西是好,是坏,追求的手段是正义,还是卑劣 ; 也许能够得到就是最好的结果吧。在充满悲剧色彩的全文中仍有一丝亮点,那就是孩子。孩子带回了老人失去的青春,使他找回了自我。如果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分童心,一分天真,那么世界不再总是灰色,就算当时你享有的是最后的晚餐,也不会忘记在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了。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题吗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为何有勇气面对死亡,却
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呢 ?难道失败真的如此可怕吗 ?冷冷的海风里夹杂着一股血腥,也许人真正害怕的可能是这些吧 !
世界名著读后感 3
走进我校恬静的图书馆,脚步下意识地停留在世界名著一栏前,一本红色的“书脊”映入我的眼脸,情不自禁的拿出这本书,轻轻地抚摸,《红与黑》三个字豁然在封面的中央,脑子里一下闪现出于连的影子,这个在中外文学长廊人物画像
的“向社会宣战的不幸儿”,怎样与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联系在一起呢 ?也许是书的题目吸引了我,还是什么原因,我只借了这本书便匆匆离开,只想一口气读完,好明白为什么,然而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急是不可取的,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这本书我读了三遍大约用了一个月,才体会到一点味道,品得对不对味,我自己一点感受而
已。
我首先了解名著的背景,这样有助于我更透彻地理解原著的深刻内涵。《红与
黑》起初的标题为《于连》, 1830 年定名为《红与黑》,并有副标题“ 1830 年纪
事”。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是因为它最早体现了这一流派的基本特
征。小说直接吸取现实题材,反映现实斗争。 1827 年的《法院公报》上登载一个
岁的青年家庭教师枪杀了自己的女主人的案例,启发了司汤达,但小说的故事已与生活中的案件有了很大的不同,作者用他长期以来对复辟王朝时期生活的观察,联系当时的实际,注入他对社会矛盾的认识,使《红与黑》成为一部反映复辟
与反复辟斗争的形象历史。作品中的“红”代表了充满英雄业绩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特别是拿破仑皇帝 ; “黑”代表了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还有的认为“红”与“黑”,代表着军装与道袍,宝剑与十字架,军人的荣耀与僧侣的黑暗,
也有人认为,红是德 ?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 ; 红与黑是象征赌盘上的黑点红点,而轮盘则象征人生的游戏等。我认为红色还可以象征于连的追求

中学生世界名著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猛子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4-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