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网络营销初探
王 静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络迅速向商业化、社会化发展,,迎来了全球电子商务时代。我国农产品传统营销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本文分析了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必然性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也十分有限,真正懂信息、懂科技和高水平应用能力的人并不多。
(三)在网络营销领域人们存在安全性的质疑
一方面是技术安全质疑,如网上交易中的支付问题,有1/3 的企业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表示担心。同样,消费者也面临着网络欺诈的危险。另一方面是信用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假冒伪劣屡禁不止, 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也给农产品网络营销带来障碍。
(四)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
研究表明,有标准规格、易配送、为消费者所熟知的产品,在网络进行宣传和销售的效果会更明显,但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都不高,在品质、无公害、绿色化和品牌化方面有待提高。
(五)网络定单与产品配送问题
互联网在连接生产与消费方面有快捷、方便的优点,但在农产品网络营销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受众在地域上的无边界性对产品配送带来了不便。一是农产品生产分散在千家万户,农业生产组织规模较小,不利于农产品的迅速集中;二是农产品大多具有生鲜的特点,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在配送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多的附加成本,使得消费者既要承担产品本身的价格,还要支付一定数额的分摊费用,这可能使消费者丧失在网上购买的信心。
(六)农产品网络营销站点质量不高
目前国内农产品网络营销站点总体来看站点质量不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资源内容缺乏,重复信息较多,有用的、针对性较强的特色信息少,信息质量难以保证且时效性差,网站设计不够精细和规范,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而网站的质量与提供的信息服务将直接影响到网站的声誉和访问量。
三、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措施
(一)加强农业网络工程建设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一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为农民上网创造条件。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应视为公共产品,让用户免费入网。另一方面,作为农产品交易主体之一的农户,也应该积极参与网络建设。
(二)提高农户信息意识
进行网络化农产品营销, 提高农户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分析和使用的能力尤为重要。针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一是积极开展网络信息知识的培训,采取网络信息科技入村教育、入户教育等形式,逐步在农户中形成信息第一位的意识,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二是要尽快解决农村和农业生产、销售中关键信息技术队伍建设问题,培养高级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
(三)加强网络信息市场的监督管理
对信息市场特别是网络信息市场的监督管理无疑是保障农户和农产品消费者权益的必要举措。国家要尽快制定和逐步完善对信息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 坚决打击网络信息欺诈、诱骗等行为。
(四)加快制定鲜活农产品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鲜活农产品相关标准,推动绿色鲜活农产品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
产品网络营销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