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泥泞土路到柏油公路.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泥泞土路到柏油公路
杨 波 已在农八师石河子南山煤矿工作10年的刘永华,至今回想起当年从水沟分矿到红沟分矿那段艰辛的路,仍感觉心有余悸。那时,他每次去都像是在冒险,只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敢去那里。
刘永华是1998年1从泥泞土路到柏油公路
杨 波 已在农八师石河子南山煤矿工作10年的刘永华,至今回想起当年从水沟分矿到红沟分矿那段艰辛的路,仍感觉心有余悸。那时,他每次去都像是在冒险,只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敢去那里。
刘永华是1998年11月从湖南来到南山煤矿的,同来的几个同学分别分在了红沟、大沟、水沟三个分矿,被分配到水沟分矿工作,初来乍到,人地两生,闲暇时候,十分想和同学聊一聊工作的情况和心理感受。
记得第一次打算去红沟,别人告诉刘永华,“去红沟从151团进山还有18公里的山路,坐车又不方便,这么冷的天你还不得迷失方向冻坏了(当时已是12月份)。”这样,刘永华第一次去红沟的念头就这样打消了。
第二年的春天。刘永华特意选了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上午,从水沟坐了一个便车赶到石场镇,迅速坐上从南山发往石河子的班车,在紫泥泉镇下了车,站在红沟河桥上等去红沟拉煤的车。远远地看到有辆车往这个方向来了,刘永华拼命地招呼,车到了跟前,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加大油门,绝尘而去。过了好长时间,又来了一辆车,到了跟前才发现,驾驶室已坐满了人,心中升起的希望又跌入谷底。好不容易有一个好心的司机,见刘永华可怜的样子发了慈悲,把车停了下来,刘永华便急忙冒着灰尘冲上去,一问却是到马家泉煤矿的车(在红沟的中途)。如此反复折腾,等刘永华坐上另一辆车到达红沟的时候,已是下午四五点了。
这是10年前刘永华去红沟的真实经历。当时,这条线路上没有出租车,道路是名副其实的“搓板路”,车开起来一颠一簸,驾驶员也不喜欢走这条路。在红沟工作的职工大部分都是进了红沟不想出来,出来了又不想回去。
为了改善职工群众的出行条件,促进煤矿的经济发展,从2005年起,南山煤矿抓住国家修筑通营、通连公路的机遇,投入760万元,修筑了从石场镇到四个分矿的32公里矿区道路。一些老矿工对修筑矿区公路尤为关注,在极其复杂的拆迁、安置过程中,他们作出了极大的牺牲。
如果说刘永华10年的工作经历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石河子南山煤矿红沟分矿交通状况的巨大变化,那么,农七师126团5连退休工人汪柏林则完整地见证了他们团30年的发展历程。
汪柏林说:“30年前,一到刮风时,团场就是漫天黄土。遇到下雨天,路上全是泥。那时候的道路坎坷不平。一些开车的司机在行车当中,车轮经常会陷入泥里,有时候因为一些路面颠簸太厉害,还会造成翻车事故,司机开车都是提心吊胆的。”
“如今,通畅的道路不仅方便了职工出行,就连团场的小孩上学都很幸福,每天定时有车接送。各连队之间、刚场与县、市之间随时有车,真是方便。”汪柏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心情,“现在变化大得很,走到哪儿都是柏油路,四通八达的,到哪儿都方便。30年前,谁家有钱买个自行车都让人羡慕得不行,现在骑摩托车、打的也没啥稀罕的。”

新闻背景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团场职工的生活环境,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兵团加大了对团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建设力度。

从泥泞土路到柏油公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4-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