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2.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3、积累一组送别诗,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王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25课〔齐读课题〕
2、根据昨天你对课文的学习,请你把时间、人物放到题目中去,说说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发言,师板书:李白、孟浩然〕
二、初读诗句,质疑,自学课文
过渡:是啊,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伤感,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离别情感,
1、出示:李白在为好朋友孟浩然送别时,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针对这首诗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认真读读课文,把与刚刚提出的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画下来。学生读课文。读完后,同桌交流一下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精讲课文,理解诗句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1、理解第一句诗,学习相关课文
针对第一句诗,你读懂了哪些问题?
〔1〕〔送别的地点〕黄鹤楼:
〔2〕〔送别的季节〕烟花三月:出示美景图,这是多美的烟花三月呀!谁能用学过的成语或者句子或者诗句来描绘一下吗?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3〕〔送别的心情〕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一对好朋友马上就要分别了。出示:第二节的第二句话。谁把他们的心情读出来。你听出他读出什么心情来了?〔板书:依依惜别〕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这来两句话吗?一起读这句话。
〔4〕用心读读第三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依依惜别;孟浩然抚慰李白〕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情。你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孟老夫子的人品和诗篇吗?他与李白成了忘年交,他们之间有朋友情,有兄弟情,有师生情,所以又怎么忍心分别呢?
〔5〕教师想请同学们来表演这段内容,现在我们要招聘演员了,大家先练一练台词。
a谁想演李白?请你先读读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我们来评一评是不是合格。〔学生读〕
b、评价:好,你为什么用这种语气读?哪里看出来?
不好,为什么?你能读的比他好吗?〔确定小演员〕
c、下面要挑选演孟浩然的演员了。出示孟浩然的话。你理解这句诗吗?
D、谁愿意来应聘孟浩然,指名学生读,评价。
〔6〕现在我们

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4-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