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70后,职业规划也不迟.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70后,职业规划也不迟.doc1 70后,职业规划也不迟缺少规划迷失方向陈波今年 40 岁,他读大学时学的是地质专业,毕业后进了一家大型国企做行政工作, 后因企业销售部门缺人手, 他又改行做了销售。在国企工作五年后, 陈波因与领导相处不睦愤而离职。之后, 他转投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做行政人事主管。虽然辛苦打拼多年, 可现在陈波仍停留在中层偏下的职位, 加上近来企业效益每况愈下, 他的薪水也是连续几年原地踏步。妻子工作也不太顺利,家庭重担几乎全落在他一人身上……工作了十几年,陈波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他想去“充电”或寻找机会打破僵局,但却毫无方向感。不惑之年的他,却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越来越迷茫了。很多 70 后职场人身上都有陈波的影子。这主要是因为 70 后缺少职业规划教育, 对职业发展方向不明, 导致其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出现了“选择综合征”。与 80后、 90 后相比, 70 后从小学到大学, 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几乎是空白。中小学阶段, 70 后接受的是传统的革命理想信念教育; 当他们经历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 有幸迈进大学校门时, 又由于当时对高等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工作包分配”的思维模式当中, 自然缺少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 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 70 后们既没有接触过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 也无缘各种职业规划大赛、创业设计大赛、技能竞赛等实践活动, 更谈不上对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于是, 70 后成了 2 “尴尬的一代”――头脑中是“包分配”的职业意识,却没赶上包分配的“福利”;经历的是市场经济对人才配置的时代,却没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说,集中出现在 70 后群体身上的这种状况是由于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如今, 70 后已人到中年, 正值人生负荷最重的时期。他们当中虽不乏事业有成者, 但更多的人却随着年龄的增长, 面临着职场第二次危机――前有知识结构老化、技能更新困难、体力精力下降、找不到发展方向等困境,后有 80 后、 90 后职场新生力量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为 70 后职场人补上缺失的职业规划课,使其尽快锁定方向,顺利发展, 是值得企业关注的问题。认清自己找准定位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相近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当中, 27% 的人没有目标, 60% 的人目标模糊, 10% 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 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 年后, 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跟踪回访。结果发现: 3% 有清晰长远目标的人 25 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 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 的人,其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 的人安稳地生活、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那 27% 没有目标的人,他们生活得很不如意,还常常抱怨社会不给他们机会。从这个跟踪调查可以看出, 一个人是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甚至可以 3 决定整个人生走向。 70 后职场人在闷头赶路时, 是否适时停下来扪心自问: 自己要追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70 后职场人或许会觉得补上职业规划这一课为时已晚, 上文中提到的陈波先生就有这样的顾虑:“人生过了将近一半,才想起要做职业规划,会不会太迟? ”笔者认为

70后,职业规划也不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