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统计学
课程编号 01010010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教学时数 10课时
教学对象 08国贸、08会计5/6
授课教师罗金华
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2010年5月
实验一 用Excel整理和显示数据
【实验课时与类型】
2学时,验证性。
【实验设备与软件】
1、,内存512M以上配置的计算机,安装有windows XP 操作系统。
2、Office Excel 。
【实验目的】
1、了解资料搜集整理的意义。
2、掌握频数分布表和常用图形的制作方法。
【实验准备知识】
1、品质数据(包括分类型数据和顺序型数据)的整理与图示:用汇总表、条形图、饼图、环形图
2、数据型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原始数据使用茎叶图和箱图,分组数据使用直方图和折线图,时间序列数据使用线图,多元数据使用散点图、气泡图、雷达图。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内容:Excel基本知识,Frequency()、count()等函数的应用,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的整理和显示,包括频数分布表,条形图,饼图,累计频数分布图,环形图,直方图,折线图等。
操作提示:
:
(1)区间上限可以设置为:43,46,49,52,55,58,61,64或44,48,52,56,60,64或45,50,55,60,65。
(2)直方图的绘制使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命令。但实际绘制的是柱形图,必须进行修改:用鼠标右键点击图形中任一柱条,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数据系列格式”,并在“选项”标签卡中将“间接宽度”改为0。
(3)数据分布特征:指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形状(偏态与峰态)等。
:条形图、环形图、雷达图的绘制使用“插入——图表”命令。
【实验考核要求】
1、实验成果的提交
实验结束后一周内,学生提交实验报告。
2、实验成绩考核: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验准备(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学习态度、考勤情况等给予综合评分。
3、实验成绩评分标准
(1)优秀:实验准备充分,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软件的功能,记住主要实验步骤;能较快独立完成实验,正确进行软件操作,得到正确的输出结果;实验报告整洁、完整、符合要求、无错误;学习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
(2)良好:实验准备较充分;能独立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进行改正;实习报告无原则性错误;学习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
(3)中等: 实验准备一般;实验操作经老师提醒后尚不能纠正错误,但纠正后能够完成;实习报告有部分错误;学习态度端正,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4)及格: 实验准备不充分;动手能力差,勉强完成实验;实习报告有较多错误。
(5)不及格:未进行实验预习;无故不参加实验;实验报告有严重错误或无实验报告。
实验二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实验课时与类型】
2学时,验证性。
【实验设备与软件】
1、,内存512M以上配置的计算机,安装有windows XP 操作系统。
2、Office Excel 。
【实验目的】
1、了解EXCEL的统计数据处理分析功能。
2、熟练掌握EXCEL常用统计函数的功能与操作方法。
【实验准备知识】
1、集中趋势的测度:使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中位数的计算:Me= x(n+1)/2 (n为奇数)
Me= 1/2(xn/2 + xn/2+1) (n为奇数)
原始数据(未分组)均值的计算: =i/n
分组数据均值的计算: =i fi /n = i ·fi /n
2、离散程度的测度:使用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极差、平均差、方差或标准差、标准分数、离散系数
异众比率的计算: Vr=(Σfi-fm )/Σfi=1- fm/Σfi
四分位差的计算: Qd=QU-QL
样本方差的计算:
对未分组数据: s2= /n-1
对分组数据: s2= /n-1
标准分数的计算: zi=xi-/s
离散系数的计算: vs=s/
3、分布形状的测度:使用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
偏态系数的计算:
对分组数据: SK=
对未分组数据: SK=
峰态系数的计算:
对未分组数据: K=
对分组数据: K= -3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内容:Mode()、Meadian()、Average()、Stdev()、Quartile()、Skew()、Kert()等函数的应用,集中趋势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测度、分布形状的测度、描述统计量。
操作提示:
:使用“数据分析——描述统计”命令或Mode()、Meadian()、Average(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统计学经典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