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岫岩 哨子河中学 赵晓云
教学目的:
1、理解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体会梅花寂寞孤苦,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岫岩 哨子河中学 赵晓云
教学目的:
1、理解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体会梅花寂寞孤苦,—-自己忠贞不渝的爱国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深化理解诗词大意,体会词人所赋予梅花的品格和精神,感受作者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一种植物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喜欢,它开在三九,走时春来,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呢?(学生答复)南宋有位诗人酒特别钟爱这种花,他就是陆游,他一生写了一百多首关于梅花的诗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其中一首《卜算子·咏梅》。(板书(精品文档请下载)
题目)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图片
2、介绍什么是咏物诗(词)
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词,“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作者在描摹中把自我形象融入所咏之物中并寄托了一定的情感。在诗词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妙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精品文档请下载)
3、介绍咏物诗(词)的写法:
1)、抓住作者对“物”(即诗的意象)的描写。
2)、体味作者在“物”中寄托的情感和理想.(注意一些人格化的描写)
3)、常见的表现手法:
拟人、反衬、象征、托物言志
4、介绍作者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想上、艺术上获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精品文档请下载)
5、介绍本词的写作背景: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主战派被排斥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络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这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精品文档请下载)
6、听读课文(多媒体播放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7、翻译本词(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翻译)
8、品析诗文:
提问:
1) 、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意象?(学生答复)
老师明确:驿外、断桥、梅花、黄昏、风雨
2)、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感受?(学生自由答复)
老师总结:驿外、断桥:荒凉、破败;梅花:孤独、寂寞
黄昏:惆怅、萧瑟;风雨:凄凉、惨淡
3)、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学生答复)
老师明确:写梅花的困难处境,,也是写作者自己被排斥的政治遭遇。
4)、词的下阙表达了梅怎样的品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